分享到: | 更多 |
宋圭武
城市贫困应引起重视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大面积贫困的情况下,政府目前的扶贫开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农村贫困人口上,城市贫困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但是笔者认为,“联贫”不仅要注重农村贫困户的联系,也要注重城市贫困户的联系。目前,关注城市贫困问题的解决,意义更大。
首先,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问题会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城市贫困作为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客观需要社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一般而言,当城市化水平接近50%时,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时,就需要更多关注城市贫困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在50%左右,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所以,“十二五”期间,也是我国扶贫重点需要完成转移的期间。
其次,从贫困人口数量看,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已少于城市贫困人口数量,这也客观需要国家重点考虑城市贫困问题。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1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688万(旧扶贫标准),这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大大减少。而另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已有5000万人,城市贫困人口已大大超过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已成为我国贫困人口的主体。
再次,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相比,对社会稳定发展影响更大。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相比,城市贫困更容易导致人们失去道德底线。在我国农村,和城市相比,由于相对缺乏交易和货币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及亲情、面子、熟人社会等原因,另外,由于有耕地作为兜底保障,所以一旦发生贫困,就有一定的自然缓冲机制,人们也一般不会轻易突破道德底线。因为若突破道德底线,成本将是长期的,就等于将自己置于彻底脱离自己所属生活群体的境地。所以,农村人一般发生贫困,在无其他救助的情况下,会更多选择忍耐和得过且过,只有极少数不安分子可能会铤而走险。而城市则不一样,由于城市本质是一个陌生人的世界,城市人实际更孤独。所以,城市人发生贫困就更容易犯罪,就更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另外,由于城市具有集中性和规模性以及信息传播速度的快速性等特征,所以,城市的贫困也更容易转化为一种集中性和大规模性的破坏力量,这对社会稳定建设极为不利。
第四,城市贫困对经济健康发展影响更大。当今社会,城市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当城市化率超过50%时,城市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一般都会大于50%或远大于50%,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会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所以,当城市贫困严重时,相对农村贫困而言,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和消费就更缺少拉动力,经济增长率就更难以提高。
今后,我国城市贫困将是一个长期现象。目前城市贫困人口主要分为三部分人。第一部分是进城农民工。这部分人由于收入水平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今后很长时期内仍将是城市贫困人口的一大部分。此外,一部分失地农民也将会成为更危险的贫困人口。第二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这些人离开原岗位之后,由于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要找到好的工作,也是很难的。第三部分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生需要就业,所以今后一段时间,无业的大学毕业生,将构成城市贫困人口的一个稳定来源。
目前,我国在农村扶贫方面,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但在解决城市贫困方面,制度设计十分欠缺。既没有针对城市的贫困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机构来进行有效管理和提供服务。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内,一些大的扶贫机构都没有城市扶贫项目。不论有政府背景的救助组织,还是民间NGO非政府组织,针对城市贫民的救助项目是凤毛麟角。这也要求政府加大对城市贫困问题的投入和关注。
关注城市贫困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扶贫工作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做好城市扶贫工作,国家需要制定一个长期和有效的关于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战略。一是要加大对城市贫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要组织有关部门和研究团体,多关注城市贫困问题。要对城市贫困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是制定城市扶贫政策的基础和有效前提。二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扶贫标准。三是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城市扶贫机构。四是一些慈善组织和民间扶贫组织,也需要更多关注城市贫困问题,要加大对城市贫困群体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作者系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