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理论

社会

打造“安全型”城市

徐中煜
2020-06-01 09:23:47  来源:北京日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在城市集中传播,反映出城市规划方面存在某些亟需改进之处,因此,我们要平战结合、补齐短板,渐进地打造“安全型”城市。那么,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做到从敬畏城市到善待城市呢?

  第一,传承安全理念。倡导建造城市抗击灾害灾难的纪念性、标志性建筑物或建筑群,如纪念碑、纪念馆等,通过雕塑、实物、图片、虚拟体验等方式展示;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有关部门权威人士,开展安全知识互动交流,促使人们铭记历史、汲取经验、总结教训、警示未来。此外,在大中小学普遍设立安全课程,解答安全疑惑,树立安全理念,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第二,健全安全机制。学会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城市安全。健全与城市安全运行相关的制度法规体系,既涵盖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资源安全等宏观领域,又涵盖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安全、居住安全、出行安全等具体领域。此外,还应构建灾难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包括科学高效的领导决策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社会动员机制以及信息数据收集分享机制、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机制、社区治理机制等。上述机制,应早建、实建、常建,立足眼前、着眼长远,保持人、财、物充足储备和联络渠道畅通无阻,平时备而不用,“战”时方能做到有备无患。

  第三,筑牢安全屏障。大江大河大湖附近的城市,必须建造可防百年不遇的防洪、泄洪设施。在城市周边区域,应布控好信息化、集成化的防空军事设施,确保空域安全。要新建城市综合管廊,疏通好现有下水道,打造“城市良心”。要大力修建城际快轨、城郊铁路和城市地铁,构筑人员快速安全疏散的生命安全通道网络。

  第四,建造安全建筑。公用、民用建筑,都要进一步提升安全等级,完善建筑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度,对建筑年代久远的建筑做好抗震加固,确保能抵御高烈度地震的破坏。要进一步建造绿色建筑,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避免有毒有害建筑材料对于人体的伤害。建筑物之间应保留足够的安全间距和消防通道,遇到破坏性地震时可避免楼宇间相互叠压,发生大火时可避免火情蔓延并迅速施救,遇到病毒侵害时能有效阻断传播源。

  第五,预留安全空间。城乡之间、城市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旦发生大的地质灾害、战争灾难、病毒传播时,有足够的可供回旋的空间。制定城市规划时,要留白留绿,为长远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注重规划建设利用民防设施,做到平战结合。大力发展公园、绿地、口袋花园,适度发展小尺度的城市广场,规划好紧急避难场所,使其平时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社会公共文化空间,“战”时则可用作紧急救灾救治的生命空间。

  第六,打造安全社区。建好智能化、信息化且适度超前的安全设施,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渠道,加强对小区,尤其是无围墙小区、通透式小区的防护。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体制机制常态化,重点加强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居住小区的内部管控,严格执行进出人员登记、验证制度,实现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和共享。

  第七,发展安全科技。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痛定思痛,要发展有利于强化城市安全功能的科技及其产品。一类是预防型科技及其产品,未雨绸缪,做到提早防火、防水、防盗、防灾等,力争做到“不出现”,从源头上避免灾害、灾难发生,确保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另一类是减轻型科技及其产品,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可抗力带来的灾害,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不可避免地出现时,亡羊补牢,如研发各类药物或疫苗、各类救生设施设备等,力争做到“少损失”,将灾害、灾难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社会快速恢复秩序、保持稳定。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城市文明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我们在建设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应该敬畏和善待城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地理学博士后)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前沿观察】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率 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职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工作研究】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培育工匠精神

    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热点思考】关于工会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思考

    应站在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促进国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

  • 【问题探讨】发挥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的“安全阀”作用

    员工申诉处理机制是解决劳动争议、有效预防劳动关系冲突的机制,被称为“安全阀”,起到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作用。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员工申诉处理机制,用“疏”而不是“堵”的方式、用协商而不是企业单决的方式处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这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员工的意愿。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