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知行合一”:无限阔大的生命境界
//www.workercn.cn2013-11-2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董平

王阳明

《王阳明的生活世界》 董平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太湖 选自杨凯生摄《浮生二十四小时》,三联书店出版

  演讲人:董 平 时间:11月7日 地点: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主持人语

  任少波(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的《光明讲坛》版,是推广人文社科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人文社科知名学者积极参与。长期以来,《光明讲坛》一直关注着浙江大学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此次邀请董平教授演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学,已是《光明讲坛》第二次走进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我国学科最为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丰富的高水平学科资源。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大批杰出的老师和学者潜心学术、孜孜以求,董平教授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董平老师多年来在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浙东学派以及佛教哲学等方向开展研究,造诣深厚,成果丰硕。他主讲的教育部首批网络公开课《王阳明心学》,广受欢迎。今天请董平老师来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学,也是对他学术成就的另一种肯定。

  王阳明(1472—1529年)的学说诞生后,对中国以及日本的思想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经过现代视域之下的重新诠释,作为王阳明思想体系核心内容之一的“知行合一”之说,仍然有其独特的现实价值。我今天大致讲三方面内容:一是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二是“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三是“知行合一”的实践境界。

  “知行合一”与朱子

  到了王阳明的时代,朱熹思想的知识化倾向变得更加明显,理学本身“成为圣人”的目的指向更加模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原有的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被割断了。明代中叶思想界的这种一般状况,正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的基本背景。

  王阳明的思想是宋代以来理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理学整体结构的一个部分,因此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不能脱离这一基本背景。

  中国传统的思想学说,从来都不是在纯粹理论兴趣引导之下产生的纯粹理论形式,不论哪个时代的思想,都内含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沉关切,也都有一个可以被现实生活所还原的实践维度,这一点在理学时代体现得尤为清晰而强烈。

  理学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在理论上要努力解构的对象,那就是佛教。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不仅有一个以信仰为核心的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一个为达成其信仰目的的完整的实践体系。理学要消解佛教,实质上就面临着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信仰体系重建的问题,其次则是为达成这一信仰目的而展开的行为实践体系之建构的问题。就前者而言,“圣学”或“圣人之道”“圣人之学”便成为首要的关键词,就后者来说,“工夫论”便成为理学各家都特别强调的独特的方法论。从周敦颐开始,理学的任何一家都突出强调其“圣学”目的,“学以成为圣人”也就成为理学的共同目的。但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各家观点便不尽相同。譬如从杭州到北京,坐火车、坐飞机、坐汽车甚至走路都可以,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我们沿途所看到的景致就一定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理学虽然有其整体目的的一致性,但由于不同的思想家对其实现目的之方式的不同预设,终究会导致其思想结构与面貌的差异。所谓“工夫论”,简单地说,就是达成圣人目的的方式或者手段。在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那里,他的思想不仅有对圣人目的的清晰表述、围绕这一目的本身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同样有完整的、可以付之生活实践的工夫论体系,有很强的实践性。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