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本报记者 刘 茜
近日,由中国剧协、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孙德民艺术成就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张妹芝、孟祥林、姚欣、康式昭、薛若琳、王蕴明、周育德、王安奎等30余位领导和专家到会发表精彩评论。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孙德民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并一致认同他深入了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留得住的好作品。
追求深刻的创作题旨
剧作家孙德民,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等职。他1962年开始从事戏剧创作,曾先后创作了40多部戏剧和10多部影视剧。其中,多部作品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获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孙德民剧作涉猎历史题材及现实题材,多集中于与承德避暑山庄相关联的清代历史剧和反映当代河北生活的农村戏。1982年,孙德民创作了描写 “辛酉政变”的话剧《懿贵妃》,其凄美惊艳的亮相让话剧界为之震惊和兴奋。《懿贵妃》的成功,让他看到了以山庄历史为题材的戏剧所孕育着的无限生机。自此始,他又创作了话剧《西太后》、《圣旅》、《班禅东行》等。这些历史剧创作多以宏大叙事的史诗剧形式展现,以历史的沉淀为底蕴,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注重性格形象的刻画,凸显了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精髓。
孙德民没有完全沉浸于历史剧,还创作了多部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剧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创作了话剧《愿望》、《苍生》、《女人》、《野百合》、《这里一片绿色》、《秋天的牵挂》等多部农村戏。这些现代题材戏着眼于时代精神,同样追求以崇高为美学追求的创作主题和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他最近两年的新作中也有很多现代戏,包括话剧《雾蒙山》,河北梆子《晚雪》、《女人九香》,评歌剧《小英雄雨来》等。《晚雪》写了被拐卖妇女儿童被蹂躏的故事。戏剧理论家余林认为,“孙德民的剧作,无一不在深层具有文化开导的意韵”。余林剖析《晚雪》的艺术特色时说:“你会强烈意识到一个东方女性独有的神韵,在同遭遇不幸的搏击中,那种强韧的人性美,正是戏曲艺术的表现风格,给予揭示人性最佳的艺术境界;那些内心的磨砺,都融入一腔一调之中。这部戏具有心理戏剧的强大魅力。”
深入生活获得的馈赠
“拔了萝卜栽上葱,跟你爹一样,一茬儿比一茬儿辣!”“我告诉你,张春山,我赵大有今儿杵碾子杵磨,不杵(怵)你了!” 在孙德民的作品中,口语化的、鲜活生动的语言俯拾皆是,让人感觉 “太生活了”!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他多部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剧作中。
孙德民说,现实生活是自己创作的矿脉。他曾到青龙县七道河村体验生活,当时的村支书张平义带领乡亲们“学大寨”,在执行极“左”路线时,伤害了不少人,招来村民们的怨恨。后来,他患上了重病,孙德民把他接到了承德,领他看病,留他住了半个多月。30多年后孙德民再次来到这个村时,发现张平义的儿子张明春担任了村主任,威信非常高。从被大多村民仇视到全票当选,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原来为了弥补父辈的缺憾和与乡亲们的裂痕,这个年轻人一天天、一年年,用自己的真诚,向被他父亲伤害过的人赎罪。“这正是我们戏剧创作中应当描写的新人物,是农村中有血有肉的新的基层干部的形象。”孙德民根据这件事写出了现代话剧《雾蒙山》,戏剧界的专家、学者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强烈时代感、发人深思的好作品。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说,“孙德民创作的《雾蒙山》是当代中国话剧的重要收获,是当今转折时期农民命运的史诗。”
河北的农村生活是孙德民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那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语言风格和生活方式都是其戏剧创作的要素。在他大量的现代戏剧作中,孙德民以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进行思考。“那些真诚的观察现实和思考现实,并表达大多数人的现实愿望和理想的作品流传下来,成为被我们一再重读的经典。” 余林认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仅体现在体验的层面,而是根植于生活之中,他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以思辨的文化心态写出了活的乡土戏。
不断超越的美学追求
孙德民的低调、谦和在业界有口皆碑,从不把获得的种种荣誉挂在嘴上。他的作品也一如其人的沉稳内敛,既不专取震撼与轰动的重大题材,也不一味追求时尚的剧场效果。善于在看似平常的题材、人物的书写中凸显个体与社会、历史整体的联系,富有思想深度和历史厚重感。他将自己个人气质、生活阅历融入戏剧作品中,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有崇高正直的品质。在《雾蒙山》里,他写农民精神、农村进步,体现为剧作中与众不同的村主任形象塑造。《晚雪》强化晚雪在迷茫与困惑中坚守初衷的心理动态过程。《六世班禅》的班禅深明大义,忧国忧民,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有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对此,评论家刘彦君说:“孙德民紧紧抓住了戏剧人物审美创造的根本,确立了以人情、人性为情节出发点及基本情节骨架的叙事建构,力图在对人物心灵的深度开掘中,折射社会、历史与个人心理之间的关联。”评论家黄维钧说:“孙德民重视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不仅要求形象真实、生动、鲜明、独特,而且要有意味,即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孙德民秉持以善为美,以崇高为美的审美判断,在注重深刻题旨的同时,刻画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他认识到:“没有一个艺术形象,不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把生活中的题材变成舞台形象,对于剧作者来说,要对现实生活敏锐体验,并融进自身的经历与境遇去审视生活现象。但主要的是刻画人物,而不是事件的罗列,写人物之间情、理上的冲突,让人感到震颤、产生会心感的美学创造。”
这些理性认识和他坚守的创作标尺,导引着他创作实践得以升华。如今,年逾古稀的孙德民仍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坚守在戏剧舞台上,仅2012至2013年间就创作了《雾蒙山》、《从春唱到秋》等6部戏剧作品广涉话剧、评剧、河北梆子等。人们在惊诧他创作数量大、质量高时,却没看到他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从没歇过双休日。孙德民曾说:“写戏的时候是苦了点,但当我坐在剧场里,看着舞台上演着自己的作品,会感到极大的快慰。” 记者曾当面聆听孙德民对戏剧创作的审美艺术追求:“深刻地介入社会,获得独有的感悟。揭示新问题,获得新认识,审视和开掘新形象。”他的作品能葆有生命力,他能葆有持续的创作热情的背后有这种不断超越的美学追求作支撑。
(本文配图为话剧《雾蒙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