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战沉。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殉国。
■ 曾光光
提要
要从整个过程来看,由朝鲜而及中国,由海上袭击而及陆地进攻,最后通过逼签《马关条约》,日本初步实现了其“大日本帝国”的梦想。整个过程严密有序,步步推进。反观清朝方面,从头到尾毫无章法可言,北洋海军在黄海拼死一搏后则龟守威海卫坐以待毙,焉有不败之理?
甲午战争的失败,以惨烈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政府层面自强努力的流产,也使各阶层人士对清政府的权威、能力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战争之后,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相继涌现,这些运动多以改革或推翻清政权为目标。
A 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甲午战争的发生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
在历史研究中,细节的回顾与展现总是能让读者扼腕长叹。在有关甲午战争的话题中,诸如平壤之战、北洋海战等有关战争的细节问题常常是研究、回顾的热点。这些细节的梳理归结起来最为中心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战争爆发前中日双方的态度与准备;二是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军队的表现。
在第一问题的梳理中,我们看到的是战争爆发前磨刀霍霍的日本与消极怠战的清政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细节是甲午战争前西太后一心筹划自己的六十大寿而不惜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与之成为迥异对比的,则是日本明治天皇为扩张海军而节衣缩食。在第二问题的梳理中,我们看到的是所向披靡的残暴日军与节节败退的清朝军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细节就是平壤之战中清军统帅叶志超的狂奔溃逃,与之成为对比则是日军攻入旅顺后的屠城事件。两相对比,谁胜谁负、原因何在已经不言自明。
细节的梳理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细致表现,其中实包含着书写者们的态度与倾向。在对上面两大问题的反复梳理中,潜藏的结论其实很简单,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腐败、颟顸。晚清时知识分子对甲午战争的梳理多带有悲愤之情,而今天的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回顾则颇多惋惜的成分。今天的我们既会为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一派未能掌握实权惋惜,也会为北洋海军在黄海之战的失败而惋惜。惋惜背后其实还潜藏着诸多的一厢情愿的假设:假如海军军费没有被西太后挪用修建颐和园;假如北洋海军统帅丁汝昌有独立的指挥权;假如没有这场战争,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将会大大提前……历史自然不能假设,但这种假设正反映出近代苦难在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之深、影响之大。
悲愤也罢,惋惜也罢,其实都无改甲午战争的发生及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事实。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甲午战争的发生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都是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事件。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大脉络去观察历史事件,可以使我们从历史的细节中跳出来,也可以使我们在观察历史的时候少一些感情的因素。
B 从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大趋势分析,近代日本必将对清王朝发起军事挑战,而且这种挑战绝非以获取蝇头小利为目的,而是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标
从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来看,随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迅速崛起及其军国主义势力的不断增强,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也是预料中的事情。
日本作为偏处东亚一隅的岛国,领土面积的狭小,资源的匮乏,地质灾害的频繁都使其自古以来就对领土扩张具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妄想。这种妄想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萌生的基础。早在14世纪,丰臣秀吉就产生了“天皇居北京,秀吉居留宁波府,占领天竺”的念头。在日本还没有启动近代化步伐前,中国就已经成为日本领土扩张最为觊觎的对象。跨入近代的门槛以后,“脱亚入欧”的文化选择在推动日本社会迅速完成近代化转型的同时,还促使近代日本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选择“脱亚入欧”,不仅仅意味着自强,还意味着自强之后一如欧洲列强一样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对近邻中国、朝鲜的殖民扩张。
开始于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不仅开始了日本的近代化及自强之路,还开启了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大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以日本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就制定出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大陆政策”把对外扩张分为五期: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在自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数十年时间里,日本军国主义步步推进,得寸进尺,将这一近乎狂妄的军国主义计划推及亚洲的大部分国家,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灾难。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的恶性膨胀是其邻国的噩梦,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朝鲜、新加坡、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亚洲国家及地区都曾遭受过日本的侵略。
从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膨胀的轨迹来看,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1894年1月朝鲜所爆发东学党起义正好为日本出兵朝鲜进而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由近代日本殖民扩张的战略目标来看,出兵朝鲜仅仅实现其军国主义梦想的第一步,只要有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一旦启动,战火必然燃及中国。就甲午战争而言,日本的军事行动具有严密的有序性,计划性,其行动一环扣一环,直至达到其战略目标。我们来看几个大的时间节点:1894年1月,日本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朝鲜;6月,日本增兵朝鲜;7月,日军包围朝鲜王宫,成立傀儡政权,当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高升号”;9月17日,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北洋舰队;10下旬,日军由陆路攻入辽东;1895年1月,日军分海陆两路向位于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基地发起总攻。从整个过程来看,由朝鲜而及中国,由海上袭击而及陆地进攻,最后通过逼签《马关条约》,日本初步实现了其“大日本帝国”的梦想。整个过程严密有序,步步推进。反观清朝方面,从头到尾毫无章法可言,北洋海军在黄海拼死一搏后则龟守威海卫坐以待毙,焉有不败之理?
从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大趋势分析,近代日本必将对清王朝发起军事挑战,而且这种挑战绝非以获取蝇头小利为目的,而是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权显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不愿理会这场战争的凶险性,在战与不战之间左右摇摆拖延,最终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及获胜的可能。
C 甲午战争的失败,以惨烈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政府层面自强努力的流产,也使很多人对清政府的权威、能力产生了普遍的怀疑
“高升号”被袭事件后六天,即1894年8月1日,清朝正式对日宣战。这意味着清朝正式视日本为敌对国并宣布双方进入战争状态,也同时意味着要承担战争的后果。这种后果主要有两种可能,或者胜,或者败。不幸的是,清朝最终收获的是失败的结果。不管是大战之前清政府内部帝、后两党之间的内讧,还是当时的最高决策者西太后对战争风险的无视以及主战的帝党一派实权的缺乏,都早已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
只是这个结果对于清朝而言代价可谓太过惨重,其代价大者有三,一是战争之后,中国正式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这不仅意味着清朝自此失去了一个藩属国与战略屏障,也意味着作为大清“龙兴之地”的东北地区就此成为列强尤其是日本觊觎的对象。二是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被日本强占,台湾从此孤悬海外,与祖国失联达半个世纪。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台湾人民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欺凌。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正是台湾这段悲情历史的缩影。三是日本向清朝索取的战争赔款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加上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合计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这笔巨额战争赔款不仅成为近代日本完成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为后来日本大规模侵华创造了条件。
其实对清政府而言,损失何止这些,甲午战争的失败,以惨烈的方式宣告了清王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政府层面自强努力的流产,也使很多人对清政府的权威、能力产生了普遍的怀疑。战争之后,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革命民主主义思潮相继涌现,这些运动多以改革或推翻清政权为目标。1911年,也即是在甲午战争之后仅十余年,清政府就最终为新生的中华民国所取代。对近代中国而言,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使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也使近代中国人对物质文化层面上的近代化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促使当时的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制度上的变革,制度文化层面上的匆忙变革反而葬送了近代中国变法成功的可能性。
在国与国的交锋中,胜利的喜悦容易让人遗忘,而失败的伤痛则难以忘怀。当一个国家处于发展谷底的时候,战争的失败及国破家亡的痛苦尤让国人撕心裂肺、难以自拔。若这个国家走出谷底,逐渐富强起来,过去的苦痛成了回忆,国人反能以平静、理智的眼光去回顾过去的苦痛。
(作者为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