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04年6月,王国维在《教育世界》杂志发表了长篇论文《〈红楼梦〉评论》。在该文中,王国维提出了艺术的“眩惑”性这一问题。他说:“夫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若美术中而有眩惑之原质乎,则又使吾人自纯粹知识出,而复归于生活之欲。…… 故眩惑之于美,如甘之于辛,火之于水,不相并立者也。吾人欲以眩惑之快乐,医人世之痛苦,是犹于航断港而至海,入幽谷而求明,岂徒无益,而又增之。则岂不以其不能使人忘生活之欲,及此欲与物之关系,而反鼓舞之也哉?眩惑之于优美及壮美相反对,其故实存于此。”在王国维看来,艺术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使人脱离欲望的苦海,臻达澄明朗彻的审美至境。但是,艺术同时又携带着“眩惑”的特性出场,处理不当的话可能会搅乱人的情感,迷惑人的心性,使人半途折返欲望的深沟险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艺走过了波诡云谲的艰难历程。由于受政治、经济、审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眩惑”一直以或隐或显的方式伴随着文艺的始终。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商业利益的驱使,“眩惑”已成为当下文艺一个不可小觑的精神现象,对文艺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正视并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文艺界的当务之急。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他也特别指出了当前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追求单纯感官快乐的低俗化等。总书记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既充分肯定了当前文艺创作的喜人成绩,也深刻指出了长期困扰文艺创作的关键性问题,其论述全面客观,切中肯綮。他所论及的文艺生产的机械化和模式化、文艺消费的快餐化、文艺价值的纯娱乐化、文艺精品意识缺位等问题事关中国文艺的现实处境与未来命运,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交集,那就是“利欲”,表现在社会影响及审美效应上,便是“眩惑”。当前部分文艺创作中所存在的“眩惑”性,就源自艺术生产过程中的“铜臭气”,源自某些艺术生产者将“低俗”视同“通俗”、将“欲望”目为“希望”,正是这种掩耳盗铃式的思维和行为,使得有些文艺制作显露出“颓废萎靡”的精神症候,这在某些特别强调视听感官刺激的影视作品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近几年来,中国影视行业正迎来艺术生产的高原期,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电影《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钱学森》《杨善洲》《郭明义》《飞天》《南方大冰雪》《天河》等;电视剧《焦裕禄》《原乡》《十送红军》《老农民》《红高粱》《长沙保卫战》等。这些作品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向社会输送正能量、诠释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都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思想深度、道德高度、情感温度等方面均有不俗的表现,票房与口碑也可圈可点。但在商业娱乐片领域,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题材选择的狭隘化、制作过程的模式化、影视语汇的类型化、营销手段的无序化、艺术效应的感官娱乐化等方面。特别是一些网络剧,艺术水准较低,多以性、暴力、出轨、戏谑等内容作为吸引观众的卖点,以人物之间的畸形关系、场面的激烈火爆、特定情感氛围的强化来掩盖思想的贫瘠和制作的粗糙。观众从中获得的不是余音绕梁式的审美延留,不是心灵的净化与澄明,而是对诸如猎奇、惊恐、暧昧、斗狠、迷幻、无聊、抑郁等情感心理的操练和演绎。由于这类影视作品的受众主要以90后、00后的青少年居多,这些消费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对艺术的甄别品鉴能力也有待提高。长期接触这些影视作品,必定是弊大于利,甚至贻害无穷。举例来说,近年热播的现代都市伦理剧为增加看点,往往少不了拿故事中的成功白领出轨说事,似乎没有“小三”的参与,故事就无法展开。从理论上来说,艺术源自生活也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典型化,这是“艺术真实”。影视作品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地再现本是合情合理,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深入领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味地在作品中强化这种非常态的道德情感,就会让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误认为这就是现实人生,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尚未到来的爱情、家庭等情感关系的正确认识,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形下,艺术作品就不是正视听、指方向、暖人心、净灵魂的精神财富了,艺术遭遇“利欲”并被无情绑架,沦为“眩惑”观众、为从业者捞名获利的工具。
相比之下,古人对文艺创作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效应非常重视,强调艺术要有中正平和之气,能给人以光明精纯的德性涵养。从哲学、美学意义来说,“眩惑”根源于过度,是对中庸法则的背离。所以,“中和”(孔子)甚或“淡和”(周敦颐)是诊治“眩惑”的良方。《国语·周语下》有言:“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古人强调艺术的表现要把握一个度,不能震眩耳目、迷乱心志,而应“听和视正”,达情合度,使百姓向德归心,这才是好的艺术。否则便有可能陷入“眩惑”一途。
客观地讲,从主题选择及价值诉求来看,当下的文艺创作整体上并未偏离艺术发展繁荣的正常轨道,紧随时代脉动,砭恶挞丑、求美向善仍然是文艺创作的主流价值倾向。但从审美旨趣与精神境界来看,当前文艺界则显得有些躁进和失度。那种中正和悦、清明雅美、哀乐有度、抑扬合操的艺术佳构始终未见浮出历史的地表。这就要求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时时警惕利欲的“眩惑”,虚旷其心,增富其艺,诚敬行事,守正为文。
“守正为文”,就是要求作家艺术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与审美境界,正大自己的精神气象,涵养自己的道德情操,“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总书记强调,文艺家“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换言之,艺术应以美和善来打动人,而不能以丑和恶去迷惑人。总书记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作家艺术家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总书记的这些观点,高瞻远瞩,催人奋进。既有历史理性的深广,又直透艺术审美之三昧,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总之,“守正为文”,就是要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代表国家气象、彰显文化身份、延续民族血脉的优秀文艺作品,在作品中阐释真善美,凝聚新的希望,放飞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岳川:文化强国 走出全盘西化的文化误区 | 2011-12-26 |
大学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2011-12-26 |
从政当以守正为要 | 2011-12-26 |
中国崛起,“文化声音”必须响起来 | 2011-12-26 |
当代传统诗词:光景常新引人奋进的民族精神... | 2011-12-26 |
当代传统诗词:光景常新引人奋进的民族精神... | 2011-12-26 |
孝廉溯源 | 2011-12-26 |
法官的守正之道 | 2011-12-26 |
中国传统人格建构的理性特征 | 2011-12-26 |
文学,痴情者的事业 | 2011-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