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以始建于元代的河南省内乡县的官衙为例,公堂上除了“海水朝日”图外,还挂有一块“明镜高悬”匾。“头顶三尺有神明”,象征神灵照耀的高悬明镜,最初作为祭祀之用,有驱赶魑魅魍魉的功能,也能照鉴人邪恶良善之内心,是官员明察秋毫的重要道具。公堂门前还挂有一副楹联,写道:“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正对着县太爷的是放在公堂庭院的一块“戒石”,上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时刻提醒县太爷不能愚弄百姓,否则天理昭彰,善恶明鉴。
整个大堂的装饰布局,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在强调司法公正。而公正即意味着不欺人,不欺人则在于不自欺。除了有朝廷的律法来规范公正司法外,公堂还通过神灵鬼神以及因果报应这些装饰来进一步强化规范的威慑力。正如高悬镜和戒石铭所传达的那样,“上天难欺”;也如楹联所指出的那样,“欺人欺天”。“海水朝日”图所表达的“清明之景”也有这样的意思,四种装饰物共同强调了公堂之上勿要“自欺欺人”,这便是古人司法场域中常论及的司法公正之要旨。
在大堂之后的三堂门上,也有一副楹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一语道出了官与民之间的紧密关系。如果说“海水朝日”图象征的是对官员“公正清廉”的期许和对百姓“忍让和谐”的期盼,如果说“明镜高悬”匾所强调的是对官员“洞察善恶”的期待和对百姓“诬告陷害”的警告,甚至连戒石铭也都是在强调官与民相互依赖的话,那么,衙门里的所有装饰物都有着双向的意指,既针对官也针对民。而且还外加上了天罚果报的超自然力量来限制。因为,衙门归根到底还是调处人际关系之地,既包括官与民的关系,也包括民与民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官民之间在处理人际事务时的要求有所差别(比如官对民时,应公正廉明,而民对民时,要忍让和谐),但深层次上,不自欺欺人才是官民都要谨守的最终且最高的准则。朝堂之上所挂着的“正大光明”匾,既是对天地日月所说,也是对君臣草莽所说。从朝堂到县衙,其逻辑是一样的。小小的县衙正是朝堂的体现,一切都要以朝堂为准。因此,最接地气的司法公正,还是指那“正大光明”四个字。所有地方县衙内的陈设,都是紧跟这四个字而来。这样来理解的话,“正大光明”或许就是古代司法公正或司法光明的同义词,它的反义词可能就是“自欺欺人”。
祛除司法潜规则 | 2013-05-20 |
对推进司法公正的再思考 | 2013-05-20 |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 2013-05-20 |
让遇事找法成为常态 | 2013-05-20 |
为什么要设立巡回法庭? | 2013-05-20 |
不在于无讼而在于合理诉讼 | 2013-05-20 |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四个方面协调发展 | 2013-05-20 |
“民告官”:期待输赢都不再纠结 | 2013-05-20 |
司法:公平正义在身边 | 2013-05-20 |
司法:公平正义在身边 | 2013-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