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人性善与恶?听先秦诸子如何辩论
张立华
//www.workercn.cn2016-06-21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

  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要真正成为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认识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无善无不善”论,公都子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善恶兼具论等。从表面上看,各家所论似乎都有道理,因而两千余年迄无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家都在说现象、举例子、打比方,缺乏逻辑的思辨,遂使这一哲学命题争论不休,永无终结。

  孟子人性论遵循三大标准

  孟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提出系统人性理论的思想家。综合《孟子》一书的相关论述,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指人先天固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性。标准有三:一是人类皆有;二是他类皆无;三是先天固有。

  所谓人类皆有,就是人人都有,而不是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否则就是以偏概全。所谓他类皆无,就是只有人类才有,其他动物都没有,否则人性与兽性就没有区别了,也就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所谓先天固有,就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后天的成分,更不是后天所加,亦即《礼记》所说的“天命之谓性”。这与孔子的人性观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的“善”,指的是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意思是说,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与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不曾探求它罢了。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旦放弃,便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所以有巨大的差距,就是因为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本质的缘故。

  而孟子所说的“恶”,指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违背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在春秋思想史上,和孟子性善论竞争的不在少数,孟子的思想也是在与这些对手的观点碰撞中,体现了思想的精深与伟大。下面就用孟子人性论的三大标准,验一验其他几大派别观点的“成色”。

  “食色,性也”是否他类皆无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凡是天生具有的资质就叫做“性”。“食色,性也。”食欲、色欲就是“性”。孟子反驳:“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狗性和牛性不就一样了吗?牛性和人性不也一样了吗?

  食色之性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也体现在动物身上。它是人和所有动物的共性,而不是人的特性。告子认为食色就是人性,是把人性和动物性混为一谈了。

  孟子把人性和其他动物之性区别开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人性理论的巨大贡献。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的差异只有很少的一点点,那就是“善”。它虽然只是很少的一点点,却是极为可贵的,因为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是人类文明的种子。这种“善”的灵苗,人人都有,君子能保持并发展它,普通人不能保持,便丧失了它。人如果没有“善”,只知道“食色”,“饱食、暖衣、逸居”,那这种“食色之人”就近于禽兽了。

  可见,告子的人性观点不符合孟子“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

  “有性善有性不善”是否人类皆有

  公都子提出了“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是公都子质疑孟子性善论的一段话:“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像(舜的异母弟)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舜的父亲)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善良贤臣。”

  对于公都子的质疑,孟子解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从人们天生的质性来看是可以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有些人成为不善,那不能归咎于他的本性。

  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人性皆善也是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人人都有成为尧舜的先天善端,但要真正成为尧舜那样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

  公都子这种人性观点的逻辑错误很明显——“有性善,有性不善”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原则。因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那就不是人类的共性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荀子性恶论是否三大标准齐失

  荀子与孟子同为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他对人性的看法却与孟子截然相反。他竭力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力主性恶论:“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好利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争夺就会产生,而谦让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就有妒恨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残害就会产生,而忠信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耳朵、眼睛就有喜欢音乐、美色的贪欲本能,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淫乱就会产生,而礼义法度就会消失。

  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显而易见的,“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情欲和本性。

  对于性恶论,不少人深信不疑。其实,荀子把“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和“好声色”“耳目之欲”等看成人性,从而认为人性是恶的,与告子的“食色性也”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不符合“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反了人性定义的排他性原则。因为这些“恶”既然非人性所独有,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人性了。

  值得一提的是,荀子人性“生而有好利”的观点,对法家影响很大,是法家“人性逐利论”的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这种恶的本性,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一定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如果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育和约束,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既然教化出于师长,那师长的礼义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礼义从圣人而来。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建立礼义、制定法度,用强制的手段使人们的性情得以端正,用驯服感化的方法使人们的性情得到引导,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可是,如果礼义由圣人创建,那就说明圣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具有孟子所说的善端。而按照荀子的说法,众人就没有这样的善端。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共性)原则。

  但荀子又认为,圣人之性和众人之性是相同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为了避免自相矛盾,荀子解释:“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原来,礼义产生于圣人的人为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荀子举了很多例子,打了很多比方,用以证明性善论的错误和性恶论的正确。但这些例子和比喻都与逻辑无关,犹如大专辩论会的反方,不管正确与否、合不合逻辑,就是要批判。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