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唤起诗意的秋天况味
董宇宇
//www.workercn.cn2016-09-19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生活在当代的我们,不能失去绵延数千年之久的秋天况味。咂摸这味道,要靠草木栽植的一锄一犁,环境治理的矢志不渝,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

  秋天,是个诗意兴发的季节,杜甫写出了七律《秋兴八首》,欧阳修写过辞赋《秋声赋》,郁达夫写过散文《故都的秋》,都是名篇,可见清秋在国人审美中的地位。“风物最宜秋”,中秋团圆赏月、登山赏红叶等传统习俗在今天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趣。

  相较于春天的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秋天是以“清”的形象出现的,更在生与老的转圜中将审美引向深层与幽处。金风扫尽炎夏,秋高气爽,木叶斑斓,加之丰收在望,原本就适于摇落世间纷扰,登临以赏秋色、听秋声。苏轼在谈论文章时曾说:“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这一论断实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普遍观念,清秋之美正可从中得到解释。不仅是审美范式,传统中还有不少秋日的习俗,最有影响的要数七夕曝衣乞巧拜双星,中元祭祖放河灯,中秋团圆赏月饮桂酒,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生命和宇宙仿佛都有了温暖和韵律,在诗意中鲜活地融彻起来。

  可见,秋天的况味不仅是哲人的凝思、文人的妙笔,更长久地存在于先人的生活趣味、民族的集体审美。可以说,秋天独有的况味,是中华文化鲜明而独特的身份标识。

  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我们虽然依旧热爱着清秋的风物和习俗,但是相比古人,多少显得兴味黯然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与牺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成为严肃的时代话题,审美的转变、景区的喧嚣等因素弱化了欣赏和回归自然的兴味。

  如何在现代中国唤起诗意的秋天况味?恐怕先得有“境况”,才能有“兴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环境建设上不断发力,秋月洒清辉,举目见繁星,红叶漫山,麦浪低俯,当这些景色能够轻易地呈现于人们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才能从励志的“鸡汤文”,转变为难以察觉的生活常态。诗意的呈现不仅是吟咏诗句,而是当“2015年北京‘蓝天’比前年多14天”“《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2015年多家环保组织共提起环境公益诉讼37起”等新闻多了起来,才能真正让诗意具象化,其复苏才有了可触摸的落点。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物质生态的改变,与心灵滋养有着密切的关联。生活在当代的我们,不能失去绵延数千年之久的秋天况味。咂摸这味道,要靠草木栽植的一锄一犁,环境治理的矢志不渝,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在物质世界的艰苦付出,终究会反哺精神世界,生态之美也将会和发展的劲头与文化的繁盛同频共振。(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