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前海之“前”与学派之“派”
孔培培
//www.workercn.cn2017-02-06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20世纪的戏曲研究领域,“前海学派”是唯一被学界提出的具有“学派”意义的学术群体。所谓“前海学派”,指的是以张庚、郭汉城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因其当年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前海西街而得名。这个群体遵循共同的学术理念、学术方法,并拿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集体论著。同时在20世纪中叶的“戏改”进程中,他们参与了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架构起政府与戏曲从业者之间的桥梁,从而形成了与其他研究群体不同的学术特征。

  前海学派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核心字上,一为前海之“前”,二为学派之“派”。

  “前海”之“前”,字面意义得之于前海西街的办公地名,同时,前海之“前”更彰显出学术上的“前沿”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学术立场的前沿和研究方法的前沿。前海学派在传统戏曲研究的基础上,自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学术立场,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戏曲研究中,强调戏曲发展的多元因素,肯定人民群众在戏曲艺术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在许多具体学术问题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在研究方法上,前海学派坚持理论研究与戏曲舞台、与戏曲演员密切联系,努力使理论贴近戏曲行业、贴近戏曲创作演出实践,始终站在戏曲艺术实践的“前沿”。这一在今天看起来似乎平常无奇的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与之前承袭已久的以案头、剧本为研究对象的书斋式、平面式戏曲研究,却有着划时代的区别。

  在张庚、郭汉城的带领下,中国戏曲研究院自1955年至1964年间,连续举办了三届戏曲演员讲习及梅兰芳舞台艺术研究班,集中全国各剧种的优秀演员进修学习。在此期间,除张庚、郭汉城代课外,还组织院里的一批青年业务干部到各地调查,辅导演员、记录他们的经验,并在讲习会上讲课,使这批学者在与戏曲演员的接触交流中迅速提升。此外还多次举办戏曲编剧、表演、导演、音乐、美术和戏曲史论的专业研究班、进修班、讲习班,培训各地戏曲创作、研究人员,扎扎实实地为戏曲表演团体提供各种研讨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戏曲改革工作中,前海学派担当重任。特殊历史时期赋予他们特殊的使命,使得他们的学术研究很多时候起到了引领、推动乃至纠正戏曲改革方向与进程的深层意义,从而超越了一般学术群体的社会使命。

  “前海学派”之“派”,并非是一个封闭的“派”,更非是自我命名以凌驾于其他研究群体之上的“派”,而是一群研究者在几十年共同的学术研究中,自然积淀而成的一种研究风格和研究状态。在郭汉城看来,“其实质是共同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某种社会群体意识在理论上的反映”。这一群体虽然各自的研究方向不同,但是他们共同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研究基础,并且以集体编著的形式完成了一系列戏曲理论的奠基之作,包括《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这种学术理念的共同性和学术成果的集体性构成了学派的核心所在。

  然而,在学术研究领域,以共同的学术理念从事大量集体研究工作也不容易。如何将不同研究方向、各具研究个性的研究者团结在一起,恰恰是前海学派最为闪光的“派性”所在。戏剧理论家龚和德回忆:“张庚同志培养我们的主要方式就是平等的对话。在搞集体研究中,几乎每次讨论,张庚同志总是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并把他多年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谈出来,供我们思考选择。我们在他面前,又常有点‘没大没小’的。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当场争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他从不因这而不愉快。”这种学术民主一以贯之。张庚、郭汉城所具备的理论家的视野和领导者的心胸,加上相同的学术理念与事业追求,成为前海学派立“派”之本。

  2003年张庚先生逝世。2016年7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用“前海学派与中国戏曲——郭汉城先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学术研讨会”作为对郭汉城先生百岁寿辰的贺礼。今天,两位长者已经成为前海学派的代表符号与领军人物。在他们身后,是一批具有鲜明研究个性但又有共同学术理念的专家学者。几代前海学者薪火相传构建起“文献资料——戏曲史——戏曲理论——戏曲志——戏曲批评”这一相对独立又相互递进的戏曲理论框架体系。郭汉城曾讲道:“中国戏曲学的全面建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许需要两代、三代人的持续努力,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完成。”新一代的前海学人将在他们成就的基础上埋头努力,将中国戏曲理论研究一步步推向深入。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