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993年夏。日暮时分。沈阳市于洪区豪华的居民小区内。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手拎破麻袋,在小区内垃圾箱里仔细地翻找着……成群的苍蝇“嗡”地一声飞起来,老人浑然不顾。蓦地,一袋剩菜从垃圾中翻出来,他面露喜色,扭过头,迅疾地瞅了一遍四周,见没有人,急忙撕开塑料袋,抓起里面的肥肉,急慌慌地塞进嘴里。老人大口地咀嚼着,陶醉在久违的肉香里……
这个拾荒的老人,名字叫田祥。是年60岁,赤峰市松山区人,因欠下17万元的巨额债务而逃离了家乡,躲在沈阳以拾荒为生。此时的老家,乡亲们正在四处找他讨债。骗子!该死的骗子!田祥的神秘失踪,让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齿。都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啊!
2013年5月25日。内蒙古电视台演播大厅。第四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举行。电视主持人宣读感动印象:他不惑之年艰苦创业,天命之年举步维艰。然而他言而有信,矢志不渝。从花甲到古稀之年,老两口背井离乡,拾荒还债;十七年后诚归故里,义报乡亲。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挺起腰杆做人!下面有请“感动内蒙古人物”——田祥。
20年时空变幻。一个身负巨债、远遁他乡的骗子竟然“震撼民族心、温暖大草原”,成了彰显“内蒙古人”时代风貌和精神本色的代言人,仿佛时间给人们开了一个玩笑。所有的一切,皆因为——一个拾荒老人的良心。
去捡破烂儿,还父老乡亲的钱
时间追溯到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热衷做生意的田祥动了心思。在荒僻的小山沟里,昌德村第一家私人商店——“利民”商店开业了。
商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不久,脑子活泛的田祥又办起了米面加工厂、挂面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田祥的周转资金捉襟见肘。怎么办?田祥开始向乡亲们借贷。他找到邻居褚兰瑞,借了几千元,还钱时付了2分的利息。从此,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了闲钱,纷纷主动上门借钱给他,为的是多赚几个利息。有了钱,田祥又办起了淀粉厂、养猪场,买了一辆双排座农用车跑运输,摊子越铺越大。风风光光的田祥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能人。
可是,市场经济犹如一只无情的巨兽,突然向田祥张开了血盆大口,瞬间把他吞噬了。
1991年11月,一位乡亲再次送来了500元,主动借给田祥。可是不到20分钟,这个人返回来要钱,嚷嚷说田祥的企业马上就要“黄”了。田祥资不抵债的消息,在乡里瞬间传开,一时间,田祥的家里、商店里,挤满了讨债的人。田祥好言解释的同时,急忙召集家人算了一笔经济账。一算,田祥傻眼了,盲目的投资,让田祥在10年间一共借了130多户人家的钱,除去固定资产能抵几万元,中间差着17万多元的“窟窿”。
田祥懵了。当时一个“万元户”,可了不得啊,别说17万多!
田祥急忙跑到赤峰市,找女儿们想办法向银行借钱救急。可是,临近年关,银行停止贷款业务。没几天,田祥贷款没等到手,却等来一个天大的坏消息:家里的农用运输车被开走,十几台挂面机、米面加工机被抬走,二十多头肥猪被赶走,就连库房里积存的白面、淀粉、挂面,也被债主们哄抢一空。
苦难接踵而至。本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田祥,却先成了被告,蹲了班房。6个月后,经过司法机关查证,田祥不构成诈骗罪,被无罪释放,但债务必须逐年偿还。
巨额债务的重压,乡亲们的催讨与白眼,让回到家的田祥度日如年。田祥为了还债,一口气租了30多亩地种土豆,可是老天不肯下雨,起早爬黑累了一年,不但没收成,连种子都赔进去了。
还钱无望的田祥碰到乡亲们,总是强装笑脸说硬话:“大家请放心,短乡亲们的钱,我田祥就是拖棍子要饭也要还上!”
田祥已年过六十,家徒四壁,两手空空又变不出钱来。许多人根本不抱任何希望。有的人心中恼怒,张口就骂:“你这个骗人的老家伙,还口口声声说挣钱还债,你拿什么还?”骂得田祥哑口无言。
1993年正月十五,田祥偷偷把老伴叫到一边,说出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主意:自己去沈阳捡破烂儿,还父老乡亲们的钱!
原来,田祥想起别人说过在沈阳捡破烂儿挣钱,好混!再说自己这么大岁数,打工也没人愿意用,只能去捡破烂了。
老伴一听,眼泪马上就下来了。田祥说:“哭啥?乡亲们的钱来得忒不容易,不是聘姑娘闹点钱,就是卖猪卖羊攒点钱。人没有白死的,钱没有白花的。别人可以欠钱不还,可是我田祥不行。我不能丧了良心。”
晚上,田祥穿着一件羊皮棉袄,背着用麻绳捆好的行李卷,趁着女儿们不在家,一个人直奔火车站。临走时,田祥揣上借钱的账本,他对依依不舍的老伴说:“一旦我死在外面,到下辈子也得还债。揣着这个账本,我心里也好有个数儿。”
田祥在火车上,心里直打鼓,头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能否挣到钱,他心里实在没数。早晨6点火车进了沈阳站。田祥恍惚记得别人说捡破烂的地方叫铁西,于是花了一块五毛钱上了公交车,也不知坐了多少站,稀里糊涂地下了车,一看是德胜。在路边的饭店吃了一碗面条,服务员告诉他坐公交车再花五毛钱,下车就是一个大垃圾场。
等到田祥在郊外看到垃圾处理站时,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在附近花80元租了一间破厢房,开始了拾荒还债的生活。
一天挣不够钱,就在外面拼一天
一安顿下来,田祥就开始了忙碌。
天刚亮,田祥便拎着一条破麻袋,直奔垃圾站。饮料瓶、废纸箱,就连城里人用过的卫生纸……都成了田祥眼中的“宝贝”。因为初来乍到,田祥不知哪里有废品收购站。正在街上心急火燎地乱闯乱逛,碰到了一个收废品的李老头,经他指点,才把肩上的破烂卖了。田祥为了巴结他,硬把人家“请”到家里,吃了一碗挂面。从此,二人成了朋友。
一斤废纸能卖一毛钱,一个饮料瓶5分钱,一个水泥袋2分钱……捡了10多天,田祥挣了一百多块钱。从此,地形熟悉了,也知道哪个地方破烂多了,田祥越干越有盼头。
转眼过年了。外面响起鞭炮声,田祥蹴在土炉子前,吃完一碗挂面,上炕钻进被窝。拉灭电灯,屋里又冷又黑,田祥睁大眼睛,想家,想相濡以沫的老伴,想临走没打一声招呼的儿女们!可是,他有家不能回。田祥说,还不上乡亲们的钱,我没脸见人啊。
第二年,田祥的老伴来到沈阳。一辆叮当乱响的“倒骑驴”把她接回家。走进出租屋,一个土炉子,一个铁马勺,炕上一副行李卷,是田祥的全部家当。再仔细瞅一眼田祥,又黑又瘦,头发白了好多,一双手裂满了口子,用胶布缠着。老伴心疼的落泪了。
过了七八天,晚上田祥捡破烂儿回来,手里举着几个白色的塑料袋,嚷嚷着说让老伴“解解馋”。老伴打开一看,是人家城里人扔掉的剩饭剩菜。有的,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馊味。老伴才知道田祥经常这样“解馋”,心里一阵悲伤。她强压住胃底泛上来的呕意,把好肉挑出来,洗了好几遍,从房东家要了一棵白菜,炖了一顿有肉的“美餐”。
时间长了,老伴觉得发霉的菜扔掉了可惜,买来一头小猪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