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长征组歌》不仅展示了厦大师生深厚的文化内涵,更展示了青年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品力作,又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载体。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杨振斌
被誉为中国合唱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长征组歌》,在厦门大学的改编和再创作下,真正实现了老歌新唱,让长征精神流入了年轻的心田。
在不久前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6周年之际,厦门大学《长征组歌》专场音乐会在井冈山大学学生会堂和吉安市艺术中心举行。井冈山的父老乡亲坐在“自家”的会堂和艺术中心,聆听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厦大师生的倾情演唱,心灵的震撼无与伦比。井冈山大学校长张泰城感慨:“厦大用了一种新的形式,对民族优秀艺术作品进行了弘扬和传承,使《长征组歌》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一部高水准的校园文化精品。”
2012年底,厦大着手改编和再创作《长征组歌》,在10首歌曲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融入了朗诵、交响乐、多媒体投影等艺术手段,特别在朗诵词的创作上进行了新的尝试,使《长征组歌》更具历史感和时代内涵。迄今,厦大《长征组歌》已在校内外进行了11次公演。今年6月,厦大《长征组歌》还漂洋过海,登上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和马来西亚雪隆嘉应礼堂。这是《长征组歌》首次在东南亚被搬上舞台,两场演出均座无虚席。7月1日,厦大《长征组歌》在福建大剧院的演出,没有派票和组织观看,而是以公益音乐会的形式向社会发售门票,在演出开始两天前,1300多张门票便售罄。
在用歌声和音乐打动台下观众的同时,台上100多名参演师生也被自己、队友和音乐所传达的长征精神感动着。对他们而言,过去这大半年的排练、演出经历,就像一个“微缩”版的长征,他们从中收获了坚强、勇敢、自信、乐观和友谊,也从中深刻领悟了长征精神。
参加演出的学生大部分是90后,对长征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历史教科书上。但是,从参加排练《长征组歌》的那一天起,他们开始真正走进“长征”,也开启了自己的“长征”之路。长达8个多月的排练,每周3次,一遍遍地抠曲子、背谱子,每次下来都是汗流浃背、腰酸腿疼,但从未有人退却和放弃,还有不少同学为了不耽误演出,带病坚持排练,甚至晕倒在舞台上。
高强度的训练带来最直接的效果是师生们演唱水平的提高,而更深层次的意义,是长征精神悄悄融入了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合唱团成员王梦洋坦言,“长征离我们太遥远”,自己以前没有太多的了解,更不用说体会,但这一切都在加入《长征组歌》合唱团后发生了改变,“从组曲中的第一首‘送别’开始,心中的洗礼与震撼,就不曾断过。伴随着交响乐,这声势浩大的旋律响彻云霄,仿佛战时分别的场景在眼前。我们就这样唱着,唱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唱出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情感。”
在赴井冈山演出间隙,合唱团师生还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参观了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毛泽东故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地,还专门前往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一个个实地实情实景中,这片红土地上曾发生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师生眼前,让大家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和洗礼。未待返还学校,指挥郭伟即给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楼红英发来短信,“此次井冈山之行我被深深地感染,希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回校后便马上递交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