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坚持实践观点 不拘一格选人才
党建平//www.workercn.cn2014-01-14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它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证,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可靠保证。党的十八大发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号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关键是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坚持在实践中不拘一格选人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坚持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培养人才。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大课堂,是人才百炼成钢的大熔炉。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是我们党获得千千万万优秀人才的一条根本途径。当前,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培养不等于照顾,对各领域、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才都应一视同仁,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公平公正地培养,而绝不能只培养少数人、个别“苗子”,要把党的阳光雨露洒向每一个人。牢固树立面向基层培养的导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引导广大人才扑下身子、投身实践,到基层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牢固树立全面培养的理念。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培养人才也要德才兼备,不能有所偏废。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在与人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干一起苦的过程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加深对群众的感情,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真正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永远铭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要积极为各类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他们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经受锻炼、有所建树,放手让党政人才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切实提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妥善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让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让专业技术人才在领衔承担重点科研和工程项目中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让高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创新中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让社会工作人才在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锤炼过硬的作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锻炼各类人才求实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去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保持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从实际出发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党评价人才、遴选人才的基本尺度。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研究建立各类人才能力素质标准体系,通过业绩和贡献评价人才,依靠实践和群众发现人才。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才成长、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不拘一格选人才,要不拘选人形式之格。探索选拔规律,完善各类人才选拔方式,对选任、委任、聘任等不同任用形式的干部,分别采取适宜各自特点的选拔方式,要把干部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品德、能力和创造的业绩作为主要使用依据,坚决不能唯票取人、唯分取人;对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选拔,主要看其科技成果如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怎样,以实践的成果论英雄,而不是以头衔大小、职称高低、论文数量多寡等来评定。要不拘年龄之格。人才成长有早有晚,选拔人才要防止年龄“一刀切”,既敢于破格选拔青年人才,又注重用好其他年龄段的人才,让各年龄段的人才都能发挥作用、贡献智慧和力量。要不拘身份、行业之格。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流动缓慢化,让各类人才都感到有干头、有奔头。要不拘个性之格。“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对想干事、能干事但个性鲜明、有争议的人才,要善于包容、用其所长。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人之智、容人之量、成人之德,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不求全责备、因小失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使各类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落实“三个留人”凝聚天下英才。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周文王渭水访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不拘世俗,唯才是举,成就百年大业。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好人才强国战略,把遍及各行各业、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千百万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责任重大。要主动适应“人才双向流动”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要以伟大事业感召人才。人才多以事业为重,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各类人才,尤其对回国创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要积极搭建锻炼成长的舞台,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推动发展中实现抱负,在贡献社会中得到尊重。要以真挚感情凝聚人才。得人心者得人才,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带着真感情关心爱护人才。当他们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及时送去祝贺和鼓励;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及时送去关心和帮助;当他们利益受到损害时,及时维护其合法权益,通过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真情关怀。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与各类人才的经常性联系,多了解他们在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和担忧,把各项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医等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家”的温暖。要以适当的待遇激励人才。根据各类人才的能力、业绩给予相应的待遇,对品德高尚、业绩突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授予国家荣誉称号等;制定鼓励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办法,完善各方面人才的津贴和奖励制度,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让干得好的报酬高,一流人才享受一流待遇,让各类人才更加体面、更加舒心。“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从政策法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创业条件、薪酬待遇和后勤保障等方面,为各类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让每个为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都得到社会尊重,都有成长进步的机会、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海纳百川破藩篱、兼容并蓄聚人才,让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