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记者:您认为“家风”和“礼”是什么关系?有学者指出,“礼”之传统应在家风中承袭,您怎么认为?如何做到?
肖群忠:家风是一个家庭和家族通过教化和实践所形成的独有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精神气质、行为方式,道德是家风的核心,因此,作为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礼”就自然成了家风的核心。家风中要构建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爱弟悌的和谐,须通过一定的“礼”即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表现出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此意。因此,形成一个好的家风,固然离不开家族核心价值观和内在道德精神的培养,如耕读传家、勤俭持家,但也绝对离不开每个家族成员以具体的符合各自身份的礼节与礼貌行为践行。
王云路: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风传承“礼”,也体现“礼”。“家风”就是“礼”的载体之一。正因为“家”与“社会”是不可割裂的,因此,我们不可能离开社会风尚空谈“家风”,也不可能期望把“礼”的教育完全归之为家庭的责任。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国社会的“礼”之规范,但我们曾经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它。今天中国社会的“失礼”,与我们自己犯下的错误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期望用“家风”来替代“礼”的教育,替代应当花大力气去重构的必须人人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范式建设。
“礼之用,和为贵”
记者:您认为,目前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最需要通过“礼”来规范的是什么?什么是“礼”的核心?
王云路:“礼”的核心是“和”。所谓“和”,就是顺达。自然界“风调雨顺”是“和”,而对社会而言,“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就是“和”,这就是中华民族的“礼”的本质。
中华民族的“礼”遵循的是由“尊重”和“敬畏”生成的人与人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在“和”的观念上产生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孟子曾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见,祖先对人的生产活动应当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如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都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表述,这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肖群忠:“礼”是所有道德规范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人文明教养的集中体现。“礼”的精神实质就是对他人的恭敬与辞让,“礼”的实质还表现在分、别、序,即每个人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名分与责任,“礼”的作用是保持、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才是“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礼”既然是所有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的总和,那么,它所要调节和规范的生活领域和范围就是很宽的,可以说,“礼”在当代社会主要规范的领域是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
“礼仪仍应成为当代之教”
记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礼”的迷惘,比如,对陌生人的称谓。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肖群忠:现实生活中,我们某些年轻朋友之所以会有“礼”的迷惘,就是因为,我们很长时间内缺乏对“礼”的教育,以为“礼教”是吃人的,其实,“礼教”是教人成为讲文明、有道德、有教养的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处理同学与舍友的关系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冲突和问题,甚至有马加爵杀舍友的案件、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杀同学的案件,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些杀人者既没有义更没有仁,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上述恶性案件给我们的警示是:我们一定要加强青年一代的仁义、道德和礼义精神的教育。
王云路:现在社会上比较普遍存在的迷惘是“官本位”和“官场文化”对“礼”的冲击造成的。我曾经担任两届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现在我已不再担任此职务,但还有很多人称我“王院长”,因为多数人觉得称呼官位是一种尊重。如今很普遍的现象是:开会花精力最多的是主席台排位,人际交往中最乐意干的事是结识有官衔的人。现在一说到“礼”,人们很容易产生疑问:“五四”运动,反的不就是“封建礼教”吗?很多人马上产生的联想就是“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这些“儒学”为“官”所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礼”的糟粕。但“重构”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话题,又是在简短的篇幅中无法阐述清楚的。
记者:确实,在当下,关于“礼”,我们有很多理论上的重大问题需要研究。那么,在公共社会生活的层面,我们怎样看待“礼”的教育?
王云路:重构“礼”的教育,家风很重要、学校也很重要,为“长”者的身教更重要。如果家中长者、学校教师、单位大大小小的“官”,都能以“礼”待人,各社会单元的成员之间,相互谦让、和睦相处,这就是无所不在的“礼”的教化。家风也好,社会风尚也好,倡导很关键。如果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厚黑学”中成长,在“亲自”、“莅临指导”的仰视语境中受熏陶,那么“无以立”的后果,就是很可以想见的了。
肖群忠:我最近撰写了一篇文章《礼义之邦的礼义精神重建》,我在该文中指出:“礼义仍应成为当代之教”。从深层说,礼义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甚至也包括法律教育,礼仪教育就是文明礼貌教育,这种内外两种教育对当代中国人和青年一代都非常需要。从外在礼仪方面说,在出境游过程中,为什么国人受到非常不好的负面评价,就是因为诸多国人缺乏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素质。因此,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礼义和礼仪教育,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让十三亿人民都成为崇德向善的主体,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重现礼义(礼仪)之邦即文明之邦的文明大国形象。
镜头快拍
通过“不学礼,无以立”的调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礼仪教育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社会和大学仍非常有必要在课程设计和师生相处等方面进行礼仪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实践,让“礼”成为一种习惯。本期我们通过以下镜头来听听师生的心里话。
大学教师有责任在行为规范上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浙江大学农学院叶恭银教授
叶教授认为“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失‘礼’行为,源自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被过度宠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在公共生活中容易忽视‘礼’。在大学阶段,良性的师生关系可以帮他们补上这一课。
叶教授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通常会强调两件事:写邮件必须要有称呼,不能把“老师”称为“老板”。“如果我不强调,通常有5%至10%的学生,写邮件交作业的时候不写称呼,直接挂一个附件,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称呼‘老板’在我们实验室也是不被允许的,师生关系不是雇佣关系。”
叶教授认为,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而最基本的,就是学会尊重、学会感恩。
“好东西留起来待客”——中南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李纲
“我爷爷奶奶都属于那种热心肠的人,物资困难时期好东西都是留起来待客,特别愿意帮助别人,我父亲也是这样,我想这是他们馈赠给我的最重要的美德。”
作为一个中文系老师,李纲对于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视,祖辈与父辈的影响让他在自己的人生中始终恪守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准则。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的李纲把自己领悟的“好东西”都留给学生,被誉为中南大学“四大才子”之一的他,深受学生爱戴。
大学生有学‘礼’需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员辅导员卓亨逵
“在生活中我该怎么去表现,才会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这是浙江大学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德礼相济,博雅修身”大学生礼仪素养培训班的学习内容。这门课的授课老师主要由浙大的辅导员组成。一开班,就被学生“选爆”,设定人数60人,200多人报名。目前,全校30多个不同院系的1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卓亨逵是课程组织者之一,他说:“学生的热情,说明了他们的自我要求还是高的,而已有的教育在‘礼’育方面却有所缺失。虽然其中有功利化的一面,譬如是为了找工作,但正因为‘礼’的核心是相通的,学生会在这种主动的学习和实践中,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们在课程设计时,会将品德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有“礼”共守,至关重要——浙江大学安保处处长李凤旺
李凤旺和同事们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一起维持校园内的交通秩序。车辆单循环线、泊车线、人行道……总有人不遵守校园里的这些行车规则,对标识视而不见,“不走寻常路”。李凤旺的观点是,“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在外面很遵守规则,但一入校园,就认为这是‘内部’,可以无视规则,随心所欲,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太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利益和方便放得太大,导致基本的‘礼’被忽视了,最基本的规范缺失了。”李凤旺认为,要营造有礼有节的公共环境,倡导一种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有“礼”共守,是至关重要的。
有责任心——中南财经大学信科1301班学生张向阳
张向阳的父亲是一名电工,过年的时候,父亲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哪家的电路出了故障,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维修。这对张向阳的触动很大,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到位,并赢得别人的尊重。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张向阳从小就明白,责任心,是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