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当今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期。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从后工业社会转向再工业社会,中国面对着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切必将影响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中,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近日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进行考察,发现他们的“文化环境+博雅课堂+能力活动”育人实践,很有启发意义。
教育转型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如今这一数字马上就被刷新为727万人。其实,单看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还是相互适应的。如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与高校毕业生数的比值,结果是1993年6.19、2007年5.57、2013年8.14,变化并不大,可见主要问题并不是规模。
高等教育要给学生以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由知识、技能和思维力组成。知识通过学习、技能通过练习、思维通过训练而获得。我们的问题是过于重视知识而忽略了其他,把鲜活、多样的教育简化为对知识点的记忆,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
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高校也一直在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但成效并不明显。其实,当我们对某种人才类型需求的时候,想到的不能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整体育人模式的配套。
“文化环境+博雅课堂+能力活动”教育模式
西亚斯国际学院自1998年开始招生,现有学生25000多名,为“亚太大学联合会”和“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成员。其合作办学的主体是中国进入“211”行列的郑州大学和美国1902年建校的福特海斯州立大学。
学院办学定位是面向普通本科学子的国际化大学。作为中国政府早期批准的中美合作办学高校,西亚斯竭力取中美大学之长,回归教育原点,以学生为本,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让普通本科生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
而学院推出的育人模式——“文化环境+博雅课堂+能力活动”形成的三足鼎立的稳定结构,让学生成为个性特征和实际能力全面发展的人。大学四年,是学生从家庭人走向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活动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而环境起的是潜移默化作用。环境使人养心,养成人的气质、才艺和思想;课堂帮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活力,锻炼人的毅力和能力。
为了有效地实施这一模式,西亚斯国际学院实行融入式管理:通过成立驻校家长监督委员会、学生助理团、招募学生信息员,设立家长访校日、主管校长接待日和学务处长学生接待日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融入学校管理,重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西亚斯国际学院的育人实践
在学院,外国风格建筑与中国园林式的山水、花草、亭台融为一体,共同构筑出一个世界城市的景象;外教、留学生的云集及国外大学校长、专家的频频造访,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身处在国际化的大学;文艺汇演与社团活动是西亚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专业级的文艺演出使看过的人都交口称赞;学校本着建设体育大校的理念,体育场所数量优势明显,经常举办全国性的体育比赛,学生篮球、田径、体操、乒乓球等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在伦敦奥运会上还获得了标枪第5名的好成绩;通过举办“环境与社会责任论坛”、支持学生创意开展“水果代贺卡”等环保活动,努力使学生成为身体力行的社会责任者。
学院在教学育人方面注重引进国际先进教学内容,按比例使用美国原版教材,购买大量知名大学的慕课课程,每个专业均聘请一线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来做行业导师,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和介绍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引进留美科学家组建“认知科学研究所”,专门研究和推广人脑和电脑互动,开发“记忆引擎”提升学习效果;坚持拥有自己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三分之一为拥有国外学历的海归,外教数量常年保持在140人左右。
学校还有两个课堂,一是常规教学,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二是纳入学生培养计划的课外社团活动,让学生锻炼实际综合能力。丰富的课外活动在西亚斯已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毕业生也因此更加自信。如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是学校规定和计划安排的社团活动时间,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目前全校已有100多个社团;国际文化节是学校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以中国日开节,依次为亚洲日、拉丁美洲日、非洲日、欧洲日、北美日,以国际联欢日收尾,为同学们提供与异域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迎新生烛光晚会是每年9月新生在军训后举行的开学典礼仪式,因其独特性,中央电视台曾在黄金时段晚间新闻进行过专题报道;此外还有访校日、科技文化艺术节、国际夏令营、冬令营、名人系列讲座、创业街等。
加强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
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也在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切,为的是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适应社会,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西亚斯国际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开展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文化环境+博雅课堂+能力活动”模式的有效形成,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增强他们未来对社会的适应性,值得关注。
(作者单位: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