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辉耀:不少国内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国外读高中或大学,可以绕开各种中考、高考等,其实在国外学业也很重。不论是语言差异还是中外基础教育体制的不同,对低龄留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低龄留学生除了要克服语言、文化背景障碍外,还要适应国外全新的教育模式、社交方式,独立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心理压力。如果这一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心理疏导,有可能对性格发展有影响。
算准“总账”:金钱+机会+成才
留学值不值要看适不适合自己
黄晓:我们始终在问“值不值”,前提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有人算时间,有人算机会,有人算金钱,关键要看从什么角度来判断。我来算个数字账:学生在高中三年每年花费30至50万元人民币,大学三年每年花费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几年下来最少要200万元,回到中国找一个工作,按照平均水平每月工资6000元算,28年才能赚回本,这还不算其他花费及成本。
“不值”也表现在异国他乡亲情的损失。我很多朋友的孩子出去后,观念变了,独立得跟外国人似的,不管父母。还有机会和社会关系的损失,在国内上大学你会有很多朋友,工作的时候有很多社会关系,在国内生活积累的社会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机会。但你到国外融入不到别人的社会,或者总跟中国人在一起,实际上没学到什么。
别人的天堂不一定是你的乐园。别人那里再好,人家不给你机会,你在生活上、在价值观上、在就业上就都会出现很多问题。最近有条微信讲“中国人去美国的十四种‘结局’”,包含了太多的说不出来的无奈、委屈、痛苦和叹息。总而言之一句话:离开故土和家人,到别人家去过,对谁都是很难的一件事。
出国热还涉及国家的损失,背后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掏钱把学生培养好了,最后学生却到国外上大学,上完大学后拔尖人才能留的都留在国外,这是金钱和人才的损失。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是希望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留学人才能够回国服务,而并非为他国做嫁衣,“输送”人才。
出国是一种人生的抉择,成功了,它就值;没成功,它就不值。家里没钱你非要出国,不值;明明知道学得不好你非要去,最后吃了亏回来,一败涂地,也不值。最近看到一篇报道,重庆一个孩子在国内学习不好,开茶楼的父母就送他去了新加坡、日本,他父亲生病后将两套房子相继卖掉供他留学。这个学生一直拿不到学位,回国后硬要接着出去,结果他父亲从楼上跳下来,死在他跟前。这样的悲剧提醒我们,出国不出国,判断值不值,首先要根据学生、家庭自身的客观情况决定,不要以为只要出去就是好。
周满生:美国人自己也在讨论“值不值”这个问题。他们是这么算的:纽约大学一年的学费是3.8万美元,加上每月的生活费1000美元,一年是5万美元,四年加起来是20万美元。同样上公立大学,学费是8000美元到12000美元,加上生活费,一年超不过2万美元,那么美国学生选择上公立大学,还是上纽约大学,或是常春藤大学时,会认为上纽约大学不值,因为它没有太大特色,学生借贷还贷的负担太重。而中国的学生花20万美元上纽约大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值,毕竟它排在前50名,而且纽约大学历史比较悠久,现在又走国际化路线,招国际化的学生,开办国际化的课程,聘请国际教师。应该说,“值不值”主要看个人的价值判断,读书是为了造就人才,投100多万光为开拓一个国际视野,我认为不值。
明确目标:“留”学还是“游”学
理性扫除盲区与误区
张巍:作为一个留法九年半回来的人,我比较认同刚才这位家长的观点。很多人咨询我小孩要不要出国,我基本上给他们的答案都是比较否定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家长盲从的心理比较重,都觉得出国好,国外教育先进,但其实并不知道好在哪儿,非常盲目。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家庭的条件也都不一样,因人而异,有的孩子适合出国,有的孩子不适合出国,就适合在国内接受教育。
我们送孩子出国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孩子成为外国人即所谓的“香蕉人”,还是学成归来服务我们的国家?这个一定要搞清楚。如果我送出去很放心,我就是想让他永久留在国外,那我觉得从小送出去是最好的,因为在国外接受中学教育或本科教育的留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模仿能力强,在外语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口语、写作等实际和运用方面的能力更突出,避免了“哑巴英语”等现象。而且,由于年纪较小,接受的都是国外的教育、国外的文化、国外的思维方式、国外的方法,社会适应能力更强,更容易融入国外的学校和社区生活,在人际交往等多方面都游刃有余,学生在生活自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培养独立自主、独当一面的性格。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意要区别清楚:究竟选择“留”学,还是“游”学——我更提倡先去游学,现在国内的家庭经济条件都好了,又赶上开放的时机,孩子们可以先花一两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去国外看一看,感受一下留学适不适合自己,相比盲目留学,这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我们很多人在描述留学生的时候,其实一直说的是那小部分的精英,似乎留学生精英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精英的比例到底占出国留学比例的多少?这个有待思考。我同时也提醒大家,分清“留学生”和“留学生精英”的概念,这有助于理性地作出是否出国的决定。
在国外这么多年,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就像刚才那位学生家长说的,我可以讲很好的法语,我可以在那里工作、生活,这都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发现,我融入得越深,越觉得这是别人的国家。
李德泉:我在美国高中当过老师,在美国的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政府特许学校都教过书;我是AP(大学预修课程)老师,教过各式各样的国际学生,遇到过包括中国小留学生在内的各国留学生。我感觉中国学生在美国遇到的困难,并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他们有的对国外课程不适应,那些课程内容涉及美国当地的文化,可能很简单的一句话会涵盖很多背景,可是咱们的孩子听不懂这个背景,一下子他就晕了,导致没有完成学业;有的对授课方式不适应,美国教学是小组合作形式,具有研究性、团队性,中国学生经常习惯老师上面写、学生下面抄,这种学习习惯也会造成不适应。中国学生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不了解也导致在法律和人身安全方面出现许多问题,比如Trespassing(非法侵入)、逃票、飙车,对当地文化、环境的不适应、校规的不了解而导致触犯校规等被遣返,在寄宿家庭产生矛盾(自我为中心),不适应学校对国际生的要求等。咱们对出国的学生大量培训SAT,拼分,事先没有培训国外当地的法律、文化,家长也好,学生也好,甚至学校也好,对这些方面的教育或是忽视,或者淡化。我们有的留学生曾经因为坐车逃票而被抓遣返;有的留学生因为没有按时上课,旷课迟到达到一定比例后被报告给移民局而被遣返。
我建议学生在决定留学前,先制订好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不要仅仅看排名,有的学生总强调要进排名前50、100内的学校,其实你选的课程专业有可能排在200名之后。同时做好海外学习的准备工作,比如提高语言水平,了解当地的生活环境、习俗、法律。进入大学后,避免和自己国家的学生天天在一起,要尽量多融入当地文化,多到免费博物馆、免费图书馆去,多参加社区活动、学校社团(National Honor Society,Key Club、PDK)工作,最好能选修一些实践课程,加强自己学习语言的机会。
结语
钟秉林:我们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国的一代,基本都是读博读硕,现在出国读的是本科、高中,从年龄结构上看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跨国跨地地流动,渗透到教育领域必然形成教育国际化,这是不可抵触的,出国留学也是在此趋势下产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老百姓对教育的选择权和选择面更多样化……出国有的是为移民,有的是为到国外见识见识,接受一下好的或者不同的教育,还有的是因为在国内上不了好大学,干脆到国外读大学。我们应该顺应留学国际化的需求,尊重老百姓的多样化选择。
现在对于留学有几个误区:一种是认为在国外可以轻松成才。实际上在国外“混”没那么容易,融入主流社会、做到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制度下,孩子要想成才都必须付出努力,不可能是快乐地成才的。我们的教育现在有点违背了孩子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幼儿园开始竞争,小学搞得很累,一旦进入大学,基本上松一口气,大学严进宽出。而国外小学、初中基本是玩,或者学一点知识,到了高中就开始选择并拼命了,要在美国上好大学,没有晚上十二点前睡觉的。但是英美这些国家也给你选择的自由,你就准备上一个社区学院,一边玩一边上,没问题,这是选择多样化,但上好大学的付出是不同的。
第二种误区是留学对中国是一个挑战。出国的人多了,哪怕尖子生出国多了,不管在哪个层次,倒逼中国教育改革,要借鉴国外现状,要改革自己能和国际接轨,这都是好现象。包括刚才讲的国际班,包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我觉得这些也是一个人力资源流动,课程流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流动和交融,留学对中国不光是一个损失和挑战,也是好事。
“要吸收借鉴,也要弘扬传统”。今年年初英国政府拿出一笔钱,从上海60所著名中学聘任了60位会讲外语的数学老师,到英国去教他们的初中和小学,一为英国培训数学教师,二为他们的数学优秀人才办大师班,三为他们国家学数学困难的学生进行面对面辅导以在短期内提高水平。后来即使教师学会抗议政府否认本国英国教师,但英国政府坚持这么干,因为最近这几年的国际测试包括PISA测试,英国15岁以下的学生的数学表现力比中国要落后3年,这说明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很多长处。所以我觉得还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看到我们教育当中的问题,又看到我们教学当中先进之处。至于留学值不值,回来不回来,要看个人不同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