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要反思更要行动
//www.workercn.cn2014-07-16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杨海棠

  目前很多专家都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时下注意反思的教师也在不断增多,不少教师还养成了经常反思与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师反思意识的增强,对于其专业成长非常重要。但是在我看来,比反思更重要和可贵的,是反思之后的行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员,我也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反思。从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经常写反思日记。只要上课、听课、评课或者举办教学讲座,或参加教学研讨会,与老师们交流,我一般都会总结、思考一下: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经验,吸取什么教训。反思有了收获,我便迅速地记下要点,待次日凌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有两套本子,一套是教学随笔本,主要是语文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文章;另一套是我的生活反思本,自己取名为“光明日记”,意味着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光明。我喜欢反思,喜欢写作,也注意不断地改进工作。反思让我尝到了甜头,助我评上了特级教师,成为学科带头人,但我总觉得的自己语文教学仍有诸多的遗憾,有不少问题解决得还不够理想。比如,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恍然大悟,如何在每堂课上都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有所得,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朴实、有效,如何在课堂上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多年的教学、教研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

  我进而发现,反思容易行动难,这种现象不只在我个人身上存在,许多教师与我有着类似的经历。据悉,目前中文互联网领域的博客站点已接近3700万个,博客人数达到1600万。教师博客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现在很多教师都喜欢将自己教学中的纠结和困惑,写成反思性质的文章,挂在自己的博客上。一些教师通过博客平台抒发自己的感触,还将自己的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方式能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粗粗地搜索一下,教师博客的数量保守估计也已经超过百万,但总体而言,其中展示教学过程与转发文章者占了绝大多数。这就让我们忍不住追问:是否已经有超过百万教师的教学问题因此而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看来反思与行动的不对等、不成比例,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到了于永正。大家知道,于永正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也是一个喜欢读写、善于思考的反思型教师。他的语文课非常受学生喜爱,也非常受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的追捧。于永正能把语文课上得让教师佩服、学生喜爱,不只由于他不断反思,擅长写作,同时在于他下了一番苦功,不断琢磨,不断改进教学。当他认清了自己和别人语文课存在的问题时,便在备课上投入了大量时间: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课后生字,苦苦地思考教材,努力地发掘教材。当他把课文朗读得“其言皆出于吾口,其意皆出于吾心”时,当他把生字练得如同字帖上的字一样时,当他把教案设计得有了新意时,他才敢走进课堂。到了课堂上,他时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时而生动有趣地讲解,时而活灵活现地表演,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读好书,写好字,学好语言。正是反思后的行动,帮助于永正获得了超乎一般教师的备课功夫,同时又拥有了超乎一般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于是,名师就这样炼成了!

  反思发现了问题,意味着“知”,但从“知”到“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反思后的行动,可能必须面对许多的困难,比如可能是主观上缺少方法、没毅力、怕吃苦等,也可能是客观环境方面的困难。克服行动上的困难,需要一个人的决心、勇气和苦干,可能还会经历一些阵痛。但是,教师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会到反思的价值,只有付诸行动的反思才能真正变得有意义,才能因此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行动比反思更重要,也更难。一个真正想圆梦的教师,一定是要闯过这一关。

  (作者单位:安徽省萧县教育局教研室)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