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港澳台地区,高职也可以进行从大专、本科到硕士与博士层次的教育。CFP供图
6月23至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会议召开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为此,本版组织稿件介绍港澳台职业院校的转型之路,以期提供经验借鉴。
——编者
■陈晓菲 马早明
香港 职业教育亦能培养研究生
2014年4月,香港职业训练局公布香港人力调查报告并指出,香港科技类人才,尤其是资讯科技类人才匮乏。为此,香港高校需要加强科技类职业技能人才培养。
目前,香港共有14所高等院校,并由应用型的职业类高校与学术型的普通类高校构成。在香港,各类高校具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特区政府通过“大学及理工教育资助委员会”对大学实行间接的分流管理。无论是应用型职业类高校,还是综合型或学术型高校,每所高校均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相互之间协调发展,避免专业设置重复,形成职业类与普通类高校泾渭分明又相辅相成的高等教育体系。
香港教育明确高等教育应为社会经济服务,并愈加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和实践操作型人才,应该源于上世纪50年代香港经济从转口贸易、建立本港工业体系、升级工业到面向市场的依次转型。特别是香港大学成立以后,香港职业教育进入学术性范围,其结构亦趋向高层次水平转变,从而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急剧变化的人才市场对产业适应性人才的需求。1972年,香港理工学院的成立,标志着香港高等教育的成功转型。
到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高科技产业群和金融服务产业群发展的需要,香港政府更加注重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教育水平。同时,为提供更多受欢迎的高级文凭课程,香港职业训练局于2001年和2004年分别成立了工商资讯学院和职业训练局青年学院。在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方面,香港城市理工大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设硕士学位课程,升格为大学后,开设招收博士研究生。因此,香港应用型的职业类高校与学术型的普通类高校一样,可以培养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人才。
澳门 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成当务之急
近日,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发布报告并提出,澳门政府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完善高等教育制度,以适应澳门经济结构由单一的博彩业转型为适度多元的经济发展模式,承接澳门—珠海合作开发横琴的新机遇。因此,培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是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加大对应用型职业高校的支持力度,是澳门政府教育政策的首选。
据悉,澳门目前共有12所大学(公立大学4所,私立大学8所)。除了澳门大学以外,其他均属于应用型职业高校。实事上,从2004年开始,澳门政府开始制定各种法规和章程,如《高等教育制度》、《高等教育辅助基金》等,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结构,逐步形成了应用型职业高校与综合型普通高校并行发展的局面,适度加强应用型职业高校发展的澳门高等教育新格局。
众所周知,1981年东亚大学的创办,标志着自圣保禄学院停办以来,澳门又开始了本土高等教育的创建。当时东亚大学设有三个学院,分别是本科学院、预科学院和理工学院。其中,理工学院是1985年由进修学院发展而成,主要提供专业文凭课程。澳门地区视大学本科为学士学位课程,专科为文凭课程。因此,东亚理工学院开展的是高等专科教育课程。
然而,澳门区域狭小、人口有限、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旅游业、博彩业、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现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澳门高等学校的创办和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亦比较单一,有所倚重。因此,除澳门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以外,其他高校基本上是应用型的专业性学院,从而形成了澳门综合型高校与应用型专业学院共存共荣的体系。
台湾 科技大学“挑大梁”
目前,台湾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两轨并行的局面。其中,职业院校由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组成,而科技大学为台湾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高层级的教育机构。
在台湾,职业高校以产学合作、技术研发为重心,其办学目的在于培育科技、工程和管理领域的高级技术研发人才。普通高校主要衔接高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实现学生的人文和专业兼备,而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则主要衔接职业高中阶段的专业技术学习,训练学生的实务和应用技能。
因此,台湾高等教育体系通过两条“国道”并驾并驱,突破传统上的“学而优则仕”的学术堡垒,结合当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普通大学模式,最终形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普通院校两轨并行的体系,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和转型。
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眼中,职业院校应该相对于传统高校更为务实。为此,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近两年来动作频频,先后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推出《发展典范科技大学计划》和第二期职业院校再造计划,引领职业院校朝向以产学人才培育、务实教学为主的方向发展,并以“务实创新、提升技职竞争力”为理念,强调培养出21世纪具备“就业力、创新力、全球移动力”多元发展的职业院校毕业生。
回顾历史,台湾高等教育体系的全面转型肇始于1970年,当时第五次全台教育会在发表的《长期教育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技术教育应具有更多弹性,并建立系统,直至与大学平行”之革新原则,拉开了筹划台湾构建“纵向通达,自成系统”职业教育系统的序幕。整个上世纪70年代,为了适应台湾劳动密集型经济,台湾重点发展职业类专科学校。而上世纪80年代,由于此类产业转移到大陆,本岛发展重化工业,台湾开始大规模把专科学校升格为可以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技术学院。到了1995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技术职业教育的转型与革新》文件,提出将部分技术学院改名为科技大学,以顺应台湾资金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本岛的重点发展。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在招收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同时,允许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像普通高校一样,可以进行从大专、本科到硕士与博士层次的教育。
因此,台湾行政主管部门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适时培养高尖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将原来传统的单轨高等教育结构改造成职业高校系统与普通高校系统共同发展的体系。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马早明系该院东南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