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人文学科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遗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从文化的延续性上着手,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继承。面对西方文化纯粹理性和抽象概念的世界,虽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存在经验主义特征,但亦有感悟、内省、直觉、归纳等思维方式特性;面对表面喧嚣内心冰冷的西方文化世界,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关注主体生存处境和文化心态,表现出对“人”关怀的脉脉温情。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资源,研究传统文化,在最深层次的意义上,即是对“人”的研究。我们应当增强文化自信,摒弃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传播传统文化内容,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传统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制度、精神、心态等层面,内容十分丰富。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文化概论》,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经济、法律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何在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中选择必须讲、概括讲和重点讲的内容,如何在面面俱到的讲述中提出较为深入的问题,这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传统文化具象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与古代的言说主体进行生存智慧上的交流与沟通。又因时代的久远和各种物质证据的匮乏,我们其实很难完全还原当时的文化和历史全貌。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合理阐释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教师拥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还要求教师具有深刻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浮躁的学风让教师很多时候对事物只求表面现象,不求内在成因;只求大致了解,不求深入分析。这更增加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解读和有效传播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难题,应当真正沉潜文本,结合历史语境进行文本细读。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比如讲授先秦时期诗乐舞一体的问题,以往由于对一些材料不够重视或者研究不够透彻,关于诗乐舞一体问题存在误读现象。其实《左传·襄公十六年》中有一段记载,能够很好地解答不少问题。原文是:“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大夫在外交场合为什么要赋诗?赋诗的时候还要“歌”和“舞”,并且这种歌舞还必须和“诗”相“类”,其实,解答了这些问题,就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赋诗言志”,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诗乐舞一体的发生状态以及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
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开展教学
讲授传统文化或者相关课程的教师,常常在授课时有这样的困惑:优秀的传统文化方方面面都讲了,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为什么学生的反应平淡?身处多媒体传播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广泛,很多知识点在网络上都可以查到。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一本讲义讲三年,知识陈旧老化,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就根本适应不了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课堂质量,一是要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引入熟悉的人、事、物,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比如讲到中国历史版图变迁时,对于南宋末年彼时的政治迁徙,可以突出崖山海战和忠烈名臣陆秀夫的故事。对于广东而言,这一事一人具有重大文化认同意义,因为崖山海战的发生地就在今天的广东江门,而从化广裕祠即是陆秀夫后人南渡避难定居之所。二是要紧跟时代文化潮流,加强同类型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比如讲到先秦时代“诗”的发生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古代舞蹈的动作协调性要依靠声音的控制来完成,可以用曾经风靡全国的聋哑人“千手观音”舞蹈来类比,学生很容易就能够体会和理解。三是要运用多媒体新手段,将非文本文化形态带进课堂,使文化的呈现更具直观性。比如讲到玄学思潮对东晋“重神轻形”观念的影响,如何进一步影响艺术的各个门类时,可以引入西汉故事画和顾恺之人物画,青绿山水画和文人水墨画,就具体画作来探讨何为“形”、何为“神”。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短小精悍的慕课还是传统的课室授课,都要与时俱进,以适应学生日益提高的知识水平和信息化时代要求。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应当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从思想、内容和方式三个层面着手,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根基,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