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文教

仿唐诗《瓷亭》的德译菱形诗寻踪

张杨
2020-08-20 13:13:53  来源:光明日报

  法国女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俞第德(Judith Gautier)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除了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之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

  1863年,即她18岁那年,父亲经人介绍,接纳了一位名叫丁敦龄的中国人担任两个女儿的家庭教师。正因为有了这位中国老师的助力,俞第德那“从事不可翻译的中国诗的翻译”的想法得以付诸实践,并于1867年出版了自己首部中国古诗译集,亦是其最具影响力和最广为流传的一部诗集——《玉书》。该诗集被译成了德文、英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俄文等多国文字,与德理文的《唐诗》共同成为19世纪下半叶的两个现象级唐诗法译本。《玉书》首版共收录71首中国诗歌,其中就包括了明确标注源自李白诗歌的译诗《瓷亭》。

  《瓷亭》——俞第德的“中国风尚”

  有关《玉书》的翻译风格,我国学者钱林森曾在其专著《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2004)中评价道,“取一勺饮,浇胸中块垒,或取一意象,加以渲染,表达新的诗情,创造新的形象”。正因这种不拘泥于原诗而自由发挥的“仿作”风格,《玉书》中的很多诗作大多与原诗相去甚远以至于“面目难辨”。本文所关注的《瓷亭》便是这类译作的典型。我国诗词界著名学者周笃文曾言,该诗风格怪诞、离奇,与李白的超然飘逸之风相差甚远,只能是“一首刻意模仿的舶来品,是喜爱中华文化的欧洲诗人一时技痒的形似之作”。

  尽管如此,仿唐诗《瓷亭》随《玉书》传入德语世界之后却引发了一股“仿作热”。根据笔者的统计,共有11位译者对其进行过转译。该诗甚至还先后经德国作家汉斯·海尔曼、德国诗人汉斯·贝特格以及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之手由诗入乐成为《大地之歌》第三乐章“青春”的歌词,并最终在国内外学界掀起了一波“追根溯源热”。

  《瓷亭》所经历的这场跨语言、跨文化之旅堪称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亦是该诗在德语世界传播的一大亮点。此外,在此过程中曾数次出现的德译菱形诗亦令人眼前一亮,同样值得我们去一探芳踪,细细品味。

  在首版《玉书》中,71首诗歌被按照主题分为“恋人”“月亮”“秋”“旅行者”“酒”“战争”和“诗人”这七大类,《瓷亭》被归为“酒”这一主题。现将其中文回译展示如下: 瓷亭

  在小小的人工湖中央,有一座绿白两色的瓷亭;通过一条虎背似的白玉拱桥,就可以到那里。

  亭中有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在一起饮微温的酒。

  他们兴高采烈地聊天、赋诗,同时把帽子往后推,把袖子稍稍撂起。

  在湖中倒映出小桥,像玉制的新月,几个朋友,穿着亮丽的长袍,头脚倒置地在瓷亭中饮酒。

  湖、瓷亭、小桥,淡淡几笔,一个优美迷人的中式风景花园便跃然纸上;身着长袍的朋友饮酒、聊天、赋诗,寥寥数语,一种惬意舒适的休闲生活便浮现眼前。《瓷亭》仿佛俞第德精心打造的一件充满“中国风尚”的艺术品,传递出她头脑中对这个东方遥远国度的想象,承载着她自己的“中国梦”。若细观文本,不难发现,诗中描写的内容可以水面为界,分成上面的实景和下面的倒影。或许正是这种虚实共存、上下呼应的特点激发了德语世界译者们的菱形诗构想。

  伯姆首创《瓷亭》菱形诗

  德国政治家、作家戈特弗里德·伯姆为德语世界转译《瓷亭》的第一人。大学期间学习了法律和东方语言的他,通过《玉书》与中国诗歌结缘,并于1873年出版了其德文版,名为《译自朱迪特·孟戴斯<玉书>的中国诗歌》(“朱迪特·孟戴斯”即“俞第德”)。《瓷亭》算得上是该诗集中最出彩的作品之一,因为正如海尔曼所评,伯姆在转译该诗时,产生了“通过排版来对该诗主题加以说明”的奇思妙想。以下是该诗的德文尖角体原文及其中文回译:

瓷亭

多么迷人

从湖中央

亮闪闪地耸立起

一座中式的亭子

由绿白两色的瓷块建成

几座轻盈的拱桥通向那里

仿佛是那有着棕黄色斑纹的虎背

欢快畅饮的朋友们,身着彩色长袍——

从酒杯中饮着清亮透明的温酒,满心惬意

愉快聊天,写下那些在心灵深处绽放的可爱诗行

他们丝质长袍的衣袖向后卷起,帽子从头上滑下

但在湖水那微微起伏、迷人而宽阔的镜波中

那倒置着的轻盈桥拱,仿佛是一弯新月

那些欢快畅饮、身着彩衣的朋友全看得见

坐在那儿愉快地聊天,头朝下方

凉亭自己伫立在岩石背面

由绿白两色的瓷块建成

建造得古香古色

在湖的中央

向下耸立

多么迷人

  在内容上,译诗对俞第德的《瓷亭》文本进行了改写和细节扩充;在形式上,伯姆首创了菱形诗排版。如此一来,全诗(共21行)便以第11行诗句(“他们丝质长袍的衣袖向后卷起,帽子从头上滑下”)为轴呈对称图形,而这行诗又恰恰是诗中描写实景的末句,紧接着的便是对水中虚景的勾勒。整首诗所构成的菱形图像,或许象征着桥拱及其水中倒影,又或许代表着被抽象成三角形的瓷亭及其倒影。此外,译诗的韵脚处理也自出机杼,除第10行与第12行的韵脚不能对称之外,其他对称行诗句均同韵,且全诗首末行同词,亦形成上下呼应。

1 2 共2页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