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伴随周边国家一系列北极政策推出,围绕这一地区的角力不断升级。这片覆盖浮冰的海洋不再平静——
近日,加拿大宣称将主张对包括北极在内的广大北极地区拥有主权,并称将在未来向联合国提交正式扩大其大西洋海洋边界的申请报告。与之对应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国防部扩大会议上表示,俄应有足够的手段维护其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根据计划,俄罗斯将在2014年完成北极部队的组建,并有恢复使用苏联时期在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军事基地等一系列后续动作。
“北极争夺战”愈演愈烈的背后是各国对北极经济与战略资源垂涎已久的现实。据估算,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上未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四分之一。此外,作为连接欧亚大陆与美洲最近的航线之一,北冰洋“西北航道”可使美亚欧三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6000到8000公里。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北极争端主要是主权权利的争端。与南极地区不同,国际社会至今仍未制定出一部明确北极地区法律地位的国际条约。目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处理北极地区资源开发、大陆架划界和公海和平利用的主要依据。当前,各国在北极地区采取的行动主要都是为超出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延伸采集证据。根据各国提供的证据资料,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建议划定其大陆架界限。
如今,这样的“证据抢夺战”颇有些变味。上月,美国国防部公布了新版《北极战略》,并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增强在北极地区的通信、加固舰船等制定具体方案。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报道,去年9月,俄曾出动7000多名官兵、20多艘舰艇、30多架飞机在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军演。而包括丹麦、挪威等国在内的北欧五国也组建了北极快速反应部队,以监视和威慑各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
北极沿岸国的军事角力给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缺乏法律约束性的义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参与,北极国家军事部署的不断强化很可能造成新一轮军事扩张。这不但不符合北极国家和平开发利用北极的最初宗旨,也不利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
目前,由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及俄罗斯8个成员国组成的北极理事会是关于北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最重要区域政府间论坛,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维护国际社会在北极地区的共同利益,沿岸国应该“化干戈为玉帛”,借助这一论坛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平解决北极地区的争端,实现北极地区的共同治理和共同开发。
应当看到,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污染控制、资源开发等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北极不应该成为各国比拼实力、扩展军力的竞技场,北极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沿岸国的责任,更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广泛参与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