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4年3月24日,八国集团成员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和日本在荷兰海牙召开特别会议,决定不参加原定于今年6月在俄罗斯索契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新华社发
上图:2009年9月2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在匹兹堡闭幕,与会领导人发表《领导人声明》,指定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图为当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全体会议现场。人民视觉
下图: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于2013年9月5日至6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图为峰会前夕圣彼得堡街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宣传牌。新华社发
原定今年6月在俄罗斯举行的八国集团索契峰会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威胁将俄罗斯逐出八国集团。俄罗斯是“暂时”还是“永远”失去了八国集团成员国的身份?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未来将如何发展?长期以来因低效、排他等因素而备受诟病的八国集团或七国集团在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面前,是否将进一步丧失相关性?
盖琳(欧洲议会议员助理、欧中友好协会秘书长)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
李东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
约翰·洛(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俄罗斯及欧亚项目副研究员)
布鲁斯·琼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国际秩序与战略项目主任)
罗伯特·奥尔唐(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伊利亚特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及欧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七国集团吸纳俄罗斯既是互有所需,也反映了冷战后大国合作与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
盖琳:1975年11月,在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倡议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为共商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召开了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六国首脑出席的最高级经济会议,会后发表了《朗布依埃宣言》。1976年又邀请了加拿大首脑入会,形成了七国集团。七国集团在共同应对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各成员国经济政策、加深各成员国了解与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是一个外交平台。
1997年6月,七国集团第二十三次峰会在美国丹佛举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同等成员”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但不参加全球具体经济问题的讨论。自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终于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
1998年5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伯明翰举行,会议就世界目前的经济与政治形势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以八国集团名义发表了《最后公报》和关于地区热点问题的《地区声明》,发表了除俄以外的七国集团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席声明》。此后,一直到2001年,每届八国集团峰会都有两套不同的文件:一份是涉及所有经济和金融问题的八国集团公报;另一份是只针对国际金融问题的七国集团宣言。2002年,在加拿大主办的卡纳纳斯基斯峰会上,俄罗斯才有了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资格。
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在经济方面与七国集团存在较大差距,但其核技术、太空和能源领域优势以及跻身世界最大市场之列的潜力,令他国无法小觑。随着俄罗斯参与七国集团程度的逐步深入,美国等也力图将其融入世界经济。这样,俄罗斯从最初只参与政治议题的讨论,到2002年升格成为八国集团“全方位”成员,正式参与所有问题的讨论。
李东燕:七国集团形成后,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西方经济集团,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核心集团。这一集团在协调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贸易问题、金融问题、能源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协调作用,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摆脱冷战困扰的俄罗斯对内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对外谋求与西方国家加强合作,包括争取得到七国集团的经济援助。加入七国集团,跻身大国俱乐部,可以说是一石二鸟。而西方国家则希望通过接纳俄罗斯,进一步推进苏联和东欧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将俄纳入全球经济和西方政治轨道,鼓励其朝西方意识形态阵营转变。
俄罗斯加入七国集团也是冷战后大国合作进程的表现,该进程还包括七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关系的加强,代表了冷战后大国合作和新兴市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趋势。冷战结束后,八国集团倚仗其经济实力成为一支重要的全球治理力量,在全球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大大提升。在许多方面,西方国家与俄罗斯通过八国集团框架相互配合、相互借重。在2013年举行的八国集团外长会议上,虽然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受到叙利亚问题的困扰,但外长们仍就广泛问题发表宣言,内容几乎覆盖叙利亚、朝鲜半岛、伊朗等所有热点问题。会议还提出了多项具体行动计划及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