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理论书库-正文
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
陶连飞
//www.workercn.cn2015-04-11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谨守国家底线 维护最高权威

——《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简评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超越。作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图书,这部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从“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与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与中华文明”、“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和“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五个方面阐述了法制中国背景下公平正义的内涵和外延,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概念提供了新的路径。

  本书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主编,开篇由中国“法治三老”——郭道晖、江平、李步云就法治焦点问题说宪法、话共识、论改革的精彩访谈,主体部分由国内18位知名政治学家、法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代表性学术文章结集而成,比较全面地阐释了我国主流法学界对于“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国家底线”的提法富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谈到本书的命名,主编俞可平教授在序言中指出:“做人要有底线,治国同样要有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就是现代国家的底线。”将公平正义和依法治国放置于“国家底线”的维度加以考量,给予以上两个概念以准确定位,有利于读者对法治中国的概念更明晰。

  作者提到,民主与法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公平正义只有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才能实现。作者将民主做了四个字的定义,即授权和限权:所谓授权,就是必须要有一套制度,最终由人民来选择自己的领导人,由人民对政府进行授权,确保“权为民所赋”和“权为民所有”;所谓限权,就是要有一整套制度对政府官员的权力进行限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权为民所谋”和“权为民所用”。这里阐明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帮助读者区分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书中认为,公平正义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长期追求的根本目标。

  此外,书中提到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构想,其中“体系建设”概念尤为引人注目。作者认为,在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有三个最重要的特征:一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国家“权力体系”的现代化;二是“依法治国”体系的现代化;三是“民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民生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可以说,合理的政府权力体系、依法治国体系和民主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合理化、现代化的本质内涵。这个提法将依法治国放在整个国家运行的整体架构之下,并没有将“法”孤立于整个国家运行体系之外,而将“法治”与“公平正义”当做国家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这种结合实际的思维方式使得作者们的观点一方面具有建设性,另一方面也具有可行性,能够为整个国家的治理运行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作者同时提到,“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就是要把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原则和法治方法贯穿到政治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治党治军等国家治理实践之中,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习惯。

  作为一部献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时政新书,这部《国家底线: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对于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