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
《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 种桂友 刘岩松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由于现代家具制作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榫卯技艺已然成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在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进程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种桂友与他的徒弟刘岩松合著的《榫卯:京作硬木家具传统结构营造技艺及图解》以发现京作硬木家具的“内在美”为旨要,用10余万字与200余幅插图,揭示了暗藏于京作硬木家具外观优美、构架空灵的背后,除了“榫卯”及鳔胶之外并无一根“铁钉”和化学胶,即可实现内力牢固、含而不露的玄机,为推进京作硬木家具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蓝本。
文化学者罗杨先生指出“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行当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一凸一凹之巧,一阴一阳之妙,凝聚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京作硬木家具隐藏着一代代能工巧匠薪火相传的榫卯技艺和手工秘籍,使京作硬木家具中暗含着榫卯这门古老的技艺摆脱了简单的物质的存在,进而成为一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榫卯技艺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并非易事。我国传统家具研究泰斗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的后记中道出了其中的艰辛:“结构一章,由于榫卯不断增加,不得不五易其稿,全书苦写,无复于此,但去详备,自知甚远。匠师有言,一生修复旧器,年已古稀,尚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结构……间有不许拆卸者,只有请求匠师,用柴木仿制,乃至切削萝卜,模拟榫卯,试图于纸,我辈非木工,而欲强为木工之事,故此章文字、线图,均难免有误,读者谅之”。由此,既见王世襄先生磊落坦诚,又见非木工者研究榫卯结构之难。
本书作者种桂友,自1968年便在承接着清宫“造办处”京作宫廷家具流派的“龙顺成”开始了他的木工生涯,先后师从于多位师傅学习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载,深得“快、巧、精、准”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之精髓,凭经验,通过手摸眼看的方法,便能够准确判定硬木家具制作的结构特征和质量优劣。源于几个世纪的匠作技艺传承,本书通过图文剖析了百余种基础榫卯结构,进而可形成千变万化的组合,全面揭示了京作硬木家具的面板、框架以及各个分部件之间细致入微凸凹穿插的结合方式,使繁复的家具内在结构清晰可见,与明代经典著作《鲁班匠家镜》中有关家具制作的篇章相比,亦多有前人所未发,堪称京作榫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里程碑之作。
对于京作硬木家具的品质而言,其各部位榫卯结构的具体尺寸是关键,如果榫头薄了,则力度不够,容易造成榫头的断裂;如果榫头厚了,那么说明“卯”就宽了,皮就薄了,又破坏了相对部件材料的纤维和力学强度,既会影响家具外形的美观,又会影响家具内在的稳固性。于是,京作榫卯技艺中“榫头”与“卯眼”的宽窄厚薄比例关系,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非传授难得其法、非经验积累难入其道、非心有灵犀难解其妙”,成为京作榫卯技艺传承中的一大难题。
对此,种桂友先生的徒弟刘岩松试图用力学实验得出科学的数据来破解“榫头”与“卯眼”的比例关系之谜。本书以实景照片加全程峰值图表分析的方式记录了在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力学实验室进行“榫卯比例的破坏性实验”的全过程,并得出宝贵结论:在常规范围内,榫卯的厚度是部件边厚的三分之一时受力最大,榫卯的宽度是部件边宽二分之一时受力最大。为京作榫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学实验数据支撑。
中国人生活的重心是家,家具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作者指出“榫卯精妙、契合大道”。榫卯“妙”在“和合”,京作硬木传统经典家具以“榫卯”为结构,既牢固、简约、内敛,又在日用中,向家具的主人们诠释着“阴阳和合”“百年牢”“百年好合”的功用与意蕴;榫卯之“道”乃“天下太平之道”。《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京作硬木传统经典家具的视角来看,格“榫卯”之物,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人与己和,与他人和,与天地和,则可“身修”“家齐”“国治”,则可体悟出“和”乃“天下太平之道”。由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所引发的思考,见微知著,其意深远。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书以发现京作硬木家具的“内在美”为旨要,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京作榫卯技艺的思想内涵、展现中华传统京作硬木家具的内在魅力与风采,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刘彦臣,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