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通证经济学:一个经济学的新分支

贾康
2019-11-04 15:38:54  来源:北京日报

  《通证经济》,徐明星、李霁月、王沫凝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我拿到书稿之初,对书名《通证经济》略感困惑,及至展读其内容,则随作者行文的条分缕析而兴味盎然,新知与联想纷至沓来。

  “通证”对应于英文的“token”,是人们高度关注区块链以来需重新认识并力求严谨定义的一个基本概念。过去曾有多种译法,较熟悉的有代币、令牌、专用辅币、象征标志等。在区块链被视为信息革命的前沿概念后,不少专家更赞成把这个“新技术革命”语境里的词汇,译作“通证”,意为“可通行的凭证”。本书作者的表述是:通证是可流通的加密数字凭证,是区块链网络的记账方式,在网络上可自由流通且由密码学加持;并且指出,通证并不直接是货币(通货),也不可能取代货币,但可以作为经济价值体系中的补充而存在,并在论述中一步步向我们展示这一概念足可引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通证经济学。这就很有意思了——细思、跟读而感到相关的学问与机遇,都非比寻常。

  经济活动是以交易来形成供需双方互动中的实际对应,来满足社会成员的最终消费,这个循环而继起的永续过程,使人们“主观努力而落实于客观”地形成了资源配置,而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即称为经济学。循本书章节读来,三位作者(徐明星、李霁月、王沫凝)正是在经济学的“资源配置”严谨定义基础上讨论“通证”:首先于“概念篇”交待了通证的定义后,接着以“理论篇”勾画性阐述了这种加密数字凭证作为技术手段,在降低交易费用(与以尊重和保护产权的制度变迁创新互为表里)、提高效率方面的功能,又结合“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和可升级的“文化艺术生态圈”点明了其“社区自治”(点对点、去中心化)特征。其后的“技术篇”,解释了从互联网到区块网的逻辑、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再推进到“设计篇”的主要讨论,可归结于如何设计一个以交换经济为内核、交换媒介通证化、实现区块链叠加的“合理的”通证经济形态或系统。落在这个“通证经济”核心概念上,作者于最后的“未来篇”,概略讨论了通证经济与未来公司、政府、国家治理和生产关系变革、宏观经济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前景展望。

  这样,在为数众多的人们(包括我自己)还在努力弄懂区块链为前沿概念的新技术革命、以求在新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大潮中至少不要严重落伍的当下,本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非常及时、层次清楚、把经济学原理和相关技术知识打通、深入浅出的关于“通证”的读物。这正是专家学者为适应社会强烈的现实需要所应做(却很不容易做好)的非常有益的工作。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内在逻辑来说,其基本线索似可最简要地勾画为:社会分工中的生产经营(由个体、公司承担组织成本)形成产出→交换(其中需以信息尽可能对称的信任机制来降低交易成本——市场主体在此方面更多地是顺应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约束条件的倒逼;同时,现代社会的央行则依托政府公权来实现法定货币符号的可信任与普通接受)→借助货币形式实行纯收入与财富的分配→最终的消费实现。可知,从一个个社会成员的参与,到最终还是一个个社会成员的消费,全链条中如何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的优化处理来“解放生产力”的关键,实为人们之间信任的取得与维护:所有的矛盾、冲突(从交易费用、财产安全成本、贸易冲突的调控、商业与金融欺诈的防范……一直到“经济问题政治化”的战争)根子都在源于人性的“不信任”和很难在博弈中形成共赢的方案与结果。

  然而,人类社会供给侧创新引出的新技术革命,会以“通证”来最大限度地消减不信任,自然就等于是以技术创新及其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呼应,来改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繁荣,增加社会总福利。这其实反映的是人类社会供给侧创新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递进到信息革命时代的基本原理,也是进而争取一步步消减“人的异化”而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理想社会,仍将遵循的基本原理。人与人“信任”的有效形成、有效供给,是人类社会共同体进步和增进福祉的根本问题,而“通证”在这一根本问题优化解决路径上,其可能的、巨大的贡献已露端倪,自然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深刻理解,深入研究。

  本书作者在这一新兴概念关联的新生事物领域,以“通证经济”命名的条理化、系统化论述,顺天应时,难能可贵。虽然书中的一些认识和表述现在所代表的,仍是初步的思想结晶和实践认知、技术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概略总结,但我完全相信,此书对于广大读者、社会公众所能提供的关于通证概念的“启蒙”和“启发”,及其必然汇入的今后这一创新领域中见仁见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中,将不可回避并应当积极鼓励——本书当属这个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百花园中的一枝新开的鲜艳花朵。

  (作者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国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革发展的共性特点

    世界各国对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设计,包括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程序和规则不尽相同。这种制度及机制上的区别与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结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阶段、法制建设水平、工人阶级力量的大小等都有着紧密联系。

  • 关于加强劳模培养选树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工会组织要准确掌握劳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劳模的积极性,通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和鼓舞广大职工在推进企业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中切实承担起工人阶级主力军的重任。

  • 对建筑企业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的思考

    创建示范党支部是强化企业党建工作,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规范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推进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重要举措。重点在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上抓实见效。

  • 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劳模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我们按照“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的总体思路,最终达到工作室真正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为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