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工人有工人样:“创新,劳动者永不过时的关键词”
//www.workercn.cn2013-11-27 05:56: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人有工人样》公益广告引起强烈反响系列报道之五

“创新,劳动者永不过时的关键词”

不少读者认为,创新精神是新老劳模们身上的共同闪光点。做有智慧、有技术、有创造的工人,是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课题

  中工网综合消息 从“门机高手、蓝领专家”孔祥瑞到“电气华佗”李刚,印有“新生代”创新劳模形象的公益广告,让今年82岁的全国劳模郑守樽激动不已:“时代在变,但创新的精神没有改变!这种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身上得到传承。”

  随着《工人有工人样》系列公益广告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的连续刊发,王进喜、许振超、徐小平……这一个个熠熠闪光的名字再次在人们心中掀起了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尊崇。许多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些先进人物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创新。这一词汇也成为读者反馈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热词。不少读者认为,创造是劳动者的卓越体现,创新是劳动者永不过时的关键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做有智慧、有技术、有创造的工人,是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课题。

  全国劳模、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是广告中众多先进人物中的一名。广告对他的介绍是“技术革新突出贡献者”。工作20多年来,他参与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近500个,其中独立完成150个,为企业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刚刚在江苏省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展示了自己创新成果的邓建军说,作为新时期技术工人,应该更多地通过不断学习钻研,用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为企业发展乃至经济建设作贡献。因为,敢于实践、勇于创造,是当代知识型工人的历史使命。

  “新生代”劳模的创新劲头让老一辈劳模倍感欣慰。作为我国ADC独特工艺的创造者,40多年前,由郑守樽发明的新工艺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ADC发泡剂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位福州市化学工业研究所原所长认为,“创新劳动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发明成果本身,造福劳动者、造福民族才是中国工人创造的主题,这是创新创造的最高境界。”正是因为对这种信念的坚持,年过八旬的郑老仍然坚持自掏腰包,研究对发泡剂“三废”进行资源回收的治污办法。

  在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张戟工作室”,几位成员对《工人有工人样》广告展开了热烈的读后感讨论。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劳动创新——这也是他们工作室的工作方向。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劳模张戟在20多年前是一名维修电工,通过对设备、产品的多项技术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了企业成本。为此,公司在2008年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专门研究应用技术等。

  “很多人以为创新就是技术全新的大跨步,其实没那么容易,更多的是技术上的一步步小改进。然而正是因为不拒绝每一次的小改进,多年以后才会有大进步。”张戟说,比如推广应用全螺纹防松螺母、规范使用力矩扳手等,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事,却是实实在在提高机械可靠性的方法。

  乌鲁木齐机务段动车司机庞达出生在一个铁路世家,“王进喜”、“时传祥”等名字在他心中就是英雄的符号,从小他就在爷爷身上看到了老一代人的影子。阅读《工人有工人样》公益广告后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劳模精神的内涵更丰富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劳模精神的集中体现,如今则出现了更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模,展现着当代劳动者的新风采。

  “城市每天都变得更好更漂亮,我很自豪这里也有我的贡献。”农民工汤师傅今年46岁,来自湖南长沙宁乡县的花明楼,是一名手艺不错的泥工。他一边听记者介绍《工人有工人样》系列公益广告,一边忙活着贴广场砖。他说,现在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的技术也随之发展。作为农民工,也不能死守过去的一套老技术,要不断充电,多学技术,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干出质量过硬、让用户满意的活儿。

 (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王伟 毛浓曦 尹雪梅 方大丰 中工网通讯员 李润钊 采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