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行业工资协商让宜兴职工收入年均涨18%
//www.workercn.cn2014-04-03 16:14:54来源: 中工网——《江苏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清明将至。正是江南第一批春茶大量采摘上市的时候。在宜兴300多个茶场,众多外来工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采茶作业。

  安徽阜阳的李芳玉,再次来到宜兴市张渚镇茶前茶场。李芳玉是一名熟练的采茶工,过去一个春季下来,只能拿到1000多元的工资,还不够补贴家用。2010年,茶叶行业开展工资协商,月工资增加到2100元,并年年上涨,去年达到3600元。“按照行业集体合同规定,来回车票茶场全部报销,每天还发伙食补贴。”

  工资集体协商在长三角地区日益普及,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25人以下的小企业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用工等,却因未单独组建工会而大多无法受益于这一制度。

  “我们全面开展行业工资协商,让员工拿到合理薪水,不再因工资频繁跳槽。”宜兴市总工会主席黄维正告诉记者,目前宜兴已有线缆、陶瓷、茶叶加工等34个行业、2238家私营企业参与行业工价定额协商,16万非公小企业劳动者基本实现同岗同酬。

  一

  宜兴市非公小型工业企业散布在全市的18个镇、园区、街道范围内,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官林镇集中了120多家电缆企业,从业职工两万多人;丁蜀镇集聚了近千家陶瓷工艺制造企业,仅农民工就超过3万人。同行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而因为同一工种工资收入的差异造成职工无序流动,成为同行企业恶性竞争的主因。尽管经过多年努力,宜兴基层工会数已达6800多家,但其中数量众多的小型非公企业工会,受客观条件所限,难以与资方开展有效的工资协商。针对这一情况,宜兴市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行行业工资协商,并针对乡镇产业各具特色,确定了一镇一行业的协商形式。

  行业工资协商破局伊始,宜兴市政府下发目标责任书,把行业协商的目标责任落到各镇(园)政府、行业协会和区域工会组织,要求全市各大行业,首先将劳动定额协商确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内,90%以上的职工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并且按行业岗位的计件定额标准,逐个工种协商工价。同时,实行先行业、后企业的“1+1”协商方法,即先实施行业定额协商、签订行业工价劳动定额集体协议,再组织企业工会向企业行政发出协商要约,按不低于行业协议条款规定,协商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议。

  二

  为保证一线员工得到实惠,宜兴市将一线岗位工资作为协商的主要内容,把车间、班组直接从事生产岗位的人员列为一线职工,后勤、管理人员列为二线职工,避免协商工资总量增加而一线职工不增收的现象。

  新庄街道有灯具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每年需引进外来工3000多人。一些企业主有意压低工价,无序竞争,使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和产品销售。街道灯具行业工会与行业商会协商,召开行业集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公示了17项工序定额标准,与79位灯具行业业主签订了劳动者权益公开集体合同,做到计件制职工工价定额公开、公平、透明运作。

  开展工资协商,不仅稳定职工队伍,保障职工工资收入,更主要的是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电线电缆行业是宜兴第一大支柱产业,现有线缆企业230家。2008年,电线电缆行业工会调研发现,线缆企业的劳动时间大部分为9小时工作制,通过与行业协会协商,及时调整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超过工时部分计算加班工资,使全镇一线员工工资水平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当年度农民工群体的工资月收入净增达18%。  

  三

  最近几年,宜兴在突出“区域谈增长、行业谈工价、企业谈定额”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协商行业化、行业协商二元化、企业协商复合化”的“三谈三化”模式,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行业工资协商的深化发展。

  如何破解区域协商只谈底线的平均工资现象?2010年,宜兴在新街街道堂前村开展试点。该村企业有55家,职工546人,平均每个企业10人。通过调研,确定六大工种,组织各企业工种职工代表对应不同行业工价与企业主开展协商,确定行业计件定额标准,使各企业一线职工月均工资同比增长25%。根据企业小而散特点,划分村、社区范围内企业的主要产品,在开展协商时分门别类谈工资——宜兴通过区域协商行业化的方法,解决了区域协商难的问题。

  如今在宜兴,不光是工会组织主动发起要约,企业主也积极要求工会组织开展协商。

  茶叶加工是宜兴的传统产业,仅新街街道茶叶加工行业就有29个茶场,职工1225人。在行业工资协商中,按不同茶叶品种、11个时间段进行了工价协商,让采摘茶叶的季节工不再难招。自此,每年茶叶主都主动要求工会组织开展行业工资协商。6年来,通过开展行业工资协商,采摘工每月收入由1000元增加至2500元,鲜叶采摘量每年增长20%。

  目前,宜兴市有33.4万名职工受惠于工资协商, 2013年职工平均月工资2118元,比2004年增长1362元,10年来职工工资收入年均增长18%。(本报记者 谢丹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