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低油价刺激传统燃油车销量电动车“不来电”

//www.workercn.cn 2014-12-22 08:37:34 来源:广州日报 

    国际油价暴跌下的汽车产业第二击

    今年6 月以来,国际石油市场跌声一片。美国汽油价格已经下滑至2014年最低点,且有继续下滑趋势。中国汽油价格尽管在短短半月内连续两次提升燃油税价格,汽油价格却也下调,不堪重负的车主迎来难得喘气时机。沙特已经放话,可以忍受两年低油价。欧佩克否决委内瑞拉减产以抬升油价的提议,决定维持产量。换言之,“低油价”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也因为如此,如何适应“低油价”被汽车圈各界人士摆上议程。专题文/ 周伟力图/ 王燕

    车市:低油价刺激销量

    石油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因素,说其为血液,一点不为过。在汽车领域,尽管电动车正在崛起,但在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还是绝对小数,大部分车企生产和即将生产的车型都是传统燃油车。多数车企会因汽油价格下跌而受益,因为油价下跌,会直接带动更多的消费,让原本犹豫的准车主下决心购买汽车。

    对于车市而言,油价下跌,相当于争取到一项重大利好政策。让政府推出有利于车市的政策难度不亚于登天,毕竟政府要权衡各方面利益,2009年的“购置税减半”也是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才推出的。油价下跌却不会让政府为难,政府从头至尾不用多掏一分钱,效果却等同于利好政策。

    在中国,看好“低油价”大有人在。今年车市“有人笑,有人哭”,但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无不摩拳擦掌,以便来年再战。对于2015年的中国车市,一开始估值估计是7%,与GDP 增幅一致。随着油价持续下调,车企和有关调查机构纷纷上调预期至8.5%左右,即“低油价”对车市会有1.5%的刺激效果。以今年2400万辆销量计算,1.5%便是36万辆——不多,也绝对不小,足以抵消一线城市限购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中国车市对于高油价有超强的抵抗力。2007年油价暴涨,中国车市未受分毫影响,消费者对新车渴望完全盖过对高油价恐惧,中国车市仍以每年两位数增幅往前奔跑。2012年,中国油价全面在高位运行,车市也仅仅只是变换道,从高速增长变为微增长,增长依旧,只是速度没那么快。现在油价从高位滑落,去掉包袱后的中国车市有望在明年轻装上阵,前景自然更加光明。

    合资车企:

    理直气壮不谈电动车

    油价下跌,对车企,也是减负。其耗费在零配件采购和生产制造上的成本,会随油价下调而下降。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到技术研发、人力培训、产能扩充以及网络建设上,可为下一轮发展夯实基础。更为关键的是,油价下跌,车企身背负的压力也大幅减轻。此前,高油价是高悬于合资车企头上的达摩斯利剑。为应对高油价,合资车企不得不耗费巨资在纯电动车领域。车企心里明白,纯电动车短时间内不会有收获,但明白归明白,还是得硬着头皮做,消费者和政府都在看,谁都不敢赌。

    在新的“低油价”语境下,不谈电动车,理所当然,合资车企可以安然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涡轮增压、小排量、混合动力、轻量化以及智能安全。以前,合资车企只能小心翼翼将传统汽车放在“短期战略”这一定位上,“中长期战略”只能是新能源,现在不会有类似顾虑。

    今年广州车展上,征兆已经非常明显,国际汽车巨头焦点都放在传统汽车上,曾经是展会焦点的纯电动车被边缘化。只有本土车企还在坚守纯电动车这一阵地,他们在电动汽车上走得太远,已经难以回头。有阴谋论称,石油价格被人操控,低油价是为阻碍中国电动车崛起。如果石油价格能被操纵,国际经济就变成几个人的游戏。事实并非如此,油价涨跌主要取决于供需以及对未来供需情况的预期。为阻碍一个国家电动车产业而操控油价,没有人或国家做得到。

    准购车者:低油价是额外惊喜

    油价下降,会直接带动汽车销量,但在中国所起到的作用会不如其他国家。中国老百姓购车欲望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人在憧憬以拥有车为代表的城镇生活,只要条件允许,便会出手买车。买车之前至多了解大体的用车成本,至于具体的油价高低与走势,不会像其他国家如此敏感。用通俗话描述,即,汽车本就要买,无所谓油价高低,低则喜,高也不必忧。

    在诸多购车指标当中,性价比被永远排在第一位,造型、安全、燃油经济性等的排名上下浮动,这是中国传统决定的消费关,与世界其他国家都不同。油价高企的2007年前后,燃油经济性一度排到第二位。但随着逐渐适应高油价,排名又逐步下滑。在油价由高转低的当下,燃油经济性地位只会进一步降低,甚至要让位于空间(长轴距)。

   车主:节油还得继续

    油价下跌,开支就少,开一公里路,以前需要1 元,现在可能需要8 角。一年如以15000 公里计算,能省3000元,抵得上刚工作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但相比美国举国欢呼,中国车主的开心大打折扣,国内油价并未做到与国际油价同步大幅下滑:石油成本降低,但燃油税不声不响之间提了上去。有关部门解释,这是遏制高能耗消费,而且这也非中国独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这么做。

    但是,仔细比较,中国最近两轮燃油税累积增加0.4 元,增幅40% ,新西兰为4.5%,澳大利亚则只有1%,相去甚远。增幅原因有两个:一是此前中国燃油税过低,现在趁着国际油价降低,回归到正常水平;二是将税费当成杠杆,调控油价。不管何种原因,对于消费者都非好消息。有专业人士为此发出呼吁,提高燃油税,也得专门立法。因为油价降低,而大手大脚开车,那肯定不会有。中国车主已经在高油价下匍匐前行多年,养成良好的节油驾驶习惯,将来还会一直持续下去。此前,为对抗高油价和高用车成本,不影响出行情况下,车主会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油价下调之后,这种顾虑会少许多。

    本土车企:油价下跌是个机会

    中国不乏伟大公司的苗子,只是缺乏伟大公司成长的环境。环境是什么?是“崇洋媚外”消费习惯。现在回头讨论这一消费习惯的形成没有任何意义,既定事实,讨论再多也没有意义,所需要做的只能是接受,然后再慢慢改变。低油价对改变这一环境提供一良好契机,纵观中国车市,大致可以看出,油价高低与本土车企市场境遇惊人的相似:2002年~2007 年,油价从低位逐渐往上爬,本土车企野蛮生长;2007年~2012 年,油价突破消费者心理极限,本土车企发展遭遇挫折,在泥潭里苦苦挣扎。

    合资车企对制造成本的控制,承受高油价的抗能力,在节油环保上的技术储备,远不是本土车企所能企及。油价低位运转时,消费者不会感受到来自油价的压力。但随着油价高涨,消费者显然更愿意相信合资车企。再加上合资车企原有的品牌优势,双方竞争便不在一个层级上。

    合资车企对石油依赖逐渐降低,他们处于工业化到智能化的转型。中国本土车企追赶迅速,但仍处于工业化阶段。此番油价下调,会大幅缩短双方之间的差距。本土车企应该抓住这种机会展示最近几年来在设计、生产、工艺以及科技上的进步。低油价时代努力追赶,高油价时代跟上步伐,做到这两点,在车市中立足,便不成问题。电动车也是可以展示,但不要将宝都押在电动车上,较长一段间,传统燃油车仍然是主流。

    相关链接:油价短时间内不会回调

    石油输出国一直比石油进口国少,而且,石油在石油输出国手上,先天占有主动权。由于石油输出国携手造成的石油大幅上涨,2007年不是第一次,在更早的1973年也发生过一次,那一次对西方国家造成的冲击要远大于2007年,被誉为石油危机。

    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会让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产能,以期在全球财富再分配当中占据先机。美国的页岩生产和加拿大的油砂也开始加入到能源战争当中。本来油价已经在下滑,谁还愿意削减产能?部分国家财政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比如俄罗斯与委内瑞拉,油价下跌,只能通过增加产能来弥补损失。高油价时期增加的产能一旦闲置下来,损失更大。

编辑: 周璇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