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马自达两合资伙伴销量一落一升 今年总目标22万辆

//www.workercn.cn 2015-04-23 08:16:50 来源:京华时报 

    “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这两家合资企业的销量的确是一落一升,现在与前两年的业绩形成了颠倒的差别。”针对如何平衡这两家合资企业在华的发展,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专务执行董事稻本信秀坦言,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近期的销售业绩的确出现了上下起伏的变化,并无可奈何地做出了两只手一上一下的动作。马自达将继续深化创驰蓝天技术的新车导入,并加大品牌建设,预计2015年将实现22万辆的新车销售。

    创驰蓝天技术车型销量将提至七成
    今年上海车展,全新“Mazda CX-5” 与“Mazda6Atenza阿特兹”以及搭载创驰蓝天技术的主力车型Mazda3AXELA昂克赛拉等共计19款车型盛装亮相。在马自达“越己之夜”上马自达中国董事长稻本信秀表示,2014年马自达汽车的销量时隔三年再次突破20万辆大关,2015年第一季度依托“创驰蓝天”技术车型的优秀表现,马自达在华累计销量也创下同期历史新高,销量同比增长6.6%。2015年马自达定下全年销售22万辆的目标,并力争将采用创驰蓝天技术车型的销售比例提升至占中国总体销售量70%。
    然而马自达在华两大销售网络的销量表现差别显著是马自达目前在华的现状。以2015年1月为例,一汽马自达1月国内销量为8640辆,而2014年1月份销量17220辆,同比跌幅达到了49.8%。相比而言,长安马自达的市场表现则过于强劲。据悉,2015年1月长安马自达月销售15898辆,同期相比增长了50.4%,前三个月的销量显示其目前正在保持此种增长势头。稻本信秀对此种现象表示无奈,仅透露将不断深化和加大创驰蓝天技术的导入。
    长马比一马营销更积极
    长安马自达和一汽马自达近两年的发展出现了颠倒的发展区别,尤其长安马自达一改以往的销量弱势,这与其产品和积极的营销战略不可分割。本届上海车展上,记者获悉,长马将坚定特色精品车战略并坚持保证经销商利润提高销售渠道质量,一马车展期间仅对外公布了其新车投放计划无其他亮点。
    据悉,特色精品战略包含特色品牌、特色产品、特色体系支撑和保障四大方面。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波解释,该战略是结合马自达品牌自身特点与中国车市发展态势,设定以差异化策略取胜,力争每一款车型都是极富特色的精品,让用户成为长马的坚定粉丝。经销商网络方面,今年1到3月份,长安马自达在全国的200余家经销商完成了6.8万,同比增长达到66%。到4月20日为止,零售达到了7700辆左右,预计本月销量过万。今年长安马自达的经销商将达到235家,长马市场销售副总裁销售分公司总经理藤桥稔介绍,长马70%多的经销商已经拿到了盈利。另外剩余的30%,现在开店不到3年,长马是秉承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展战略理念,注重提升经销商质量。
    ■专访间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波
    长马开启精品车战略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上海车展期间,与多位长安马自达管理层人士沟通,他们对长马的定位非常实际,一致的观点认为中国市场如此庞大,马自达并非是一家大众化的品牌,在庞大的市场中找准市场定位,服务满足好这一部分需求是长安马自达的追求。本届车展,长安马自达宣布开启特色精品车战略,希望树立长安马自达的粉丝经济。
    京华时报:为什么要实施特色精品战略?
    周波:整个经营管理团队一直在思考未来这个企业怎么发展,怎么能够更好地抓住中国汽车市场这个机会,找到正确的定位就是深层发展的问题。马自达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激情,在产品技术上面非常有特色的品牌。虽然全球的销量不是非常的大,150万辆左右,但是马自达品牌非常有特色,什么特色呢?产品特色、技术特色,它背后的企业品牌特色。回过头来看长安马自达,为了解决未来深层发展就提出了“特色精品战略”。
    京华时报:特色精品战略希望达成何种效果?
    周波:通过长马的努力,构建一流的品质一流的品牌。最后的目的是实现在行业里面有影响力,长马的销量可能不是特别大,但是所做的这一切在行业里必须要有影响,就是通过以产品、技术来达成这个目标。第二是取得社会资源的认同认可,具体来说就是供应商、经销商,包括长马的成功。最后是要给股东最大的回报。
    京华时报记者 李琳琳

编辑: 周璇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