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准入“闸门”将要放开之时,有条“鲶鱼”冒泡了。昨日,乐视宣布进军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成为国内首家宣布造车的互联网公司。“闸门”放开,源自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或将不限于传统汽车厂商。在乐视之外,小米等互联网公司、万向集团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都在热门人选之列。
究竟哪些企业能拿到首批“门票”?业内对此有着不同看法。另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互联网公司造新能源车,到底靠谱不靠谱呢?
乐视抢先小米站风口?
“乐视想和特斯拉一样自己制造超级汽车。”昨天上午,乐视CEO 贾跃亭的一条新浪微博被迅速刷屏。和以往大张旗鼓的发布会形式不同,乐视以当家人一条微博来宣布进军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称将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来打造一套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
乐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4年春节之前,乐视公司内部就已经开始全面筹划智能电动汽车和车联网项目,并将其上升为企业未来5 年发展的战略项目。今年8 月份,乐视与北汽共同投资了美国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 其中,北汽是第一大股东,乐视是第二大股东。昨日,乐视方面并未公布关于汽车产品的详细内容,产品内容也只有一张汽车内部的设计草图。
不过,如果乐视生产出的汽车想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话,必须取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资质”。对此,乐视方面对于资质问题表示不予回应。而记者昨日也从此前和乐视传出合作绯闻的北汽新能源公司了解到,北汽新能源和乐视之间并无关于乐视“超级汽车”的合作。也就是说,乐视将更多依靠美国公司Atieva等其他资源。
早在乐视之前,另一家频频跨界的互联网公司小米也同样屡屡被传出将新能源汽车视为一大“风口”的消息。对于被乐视“抢得先机”,小米昨日回应称,“小米目前不考虑电动车领域”。
汽车零部件厂商呼声很高
尽管如此,这条消息仍是让业内一片沸腾。在更多人看来,这条消息有着更多信号式意义。
就在11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出通知,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征求意见,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将不仅限于已经拥有生产资质的传统汽车厂商。
《规定》表示,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是在中国关境内注册;在技术能力上,首先必须有3 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尽管技术门槛颇高、要求颇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王青表示,2009年起,为了对汽车产能进行宏观调控,防止重复建设,国家开始严控汽车生产资质发放,原则上不再发放新资质,此前都是基于传统汽车的角度来考虑新能源汽车生产和产业化,“这次是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生产和商业化的特点和要求,单独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开了一个口子。”
和有着另一套思维模式的互联网公司相比,一批已经有着一定技术和生产能力积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低速电动车企同样看到了曙光。其中,作为国内第一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经屡次和汽车制造资质“擦肩而过”的浙江万向集团有着很高呼声,目前它已经获得专用车生产资质。“万向、御捷、时风居前,微型电动车领域的新大洋知豆、陆地方舟、唐骏、雷丁均有机会,江苏敏安、河南速达、天津清源有可能成为‘黑马’。”昨天下午,稍作思考,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就给记者列出了这么一长串名单。
专家看法
严于现标准
防止浑水摸鱼
“事实上,《规定》并没有放低门槛。”新华信汽车分析师会语梅告诉记者,和目前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相比,《规定》不仅在最高时速和续航里程上高于标准,还新增了对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要求,包括制定能量消耗率及制动能量回收能力标准。“举个例子,光山东省就有400 多家微型电动车企业,仅整车试制能力一道关卡就能将多数企业排除在外。这是为了真正引入有实力的‘鲶鱼’,防止浑水摸鱼。”
会语梅表示,高技术要求也会带来成本提升,相较于传统车企的普遍盈利状态,新能源车的利润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目前市场对新能源车的追捧存在一种‘虚热’。和目前互联网企业跨界频繁的家电、娱乐领域相比,汽车有着更冗长和繁杂的生产线,互联网企业想要涉足必须要做好准备。”
而在王青看来,从非汽车企业进入电动车行业获得成功的最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汽车将成为下一个重要的移动智能终端,成为IT和网络技术整合和应用的重要载体,未来这些互联网企业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中的主力军。”(记者张倩怡)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