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银川之后,我到车市走了走,感觉非常非常的凄凉。”长安汽车副总裁、轿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龚兵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车市寒冷意味着汽车行业整合期已到来,车企的淘汰赛正式拉开大幕。
7月31日,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营销负责人聚集银川,在“中国汽车品牌突围之道”研讨会上商讨自主品牌的生存和发展路径。
去年以来,自主品牌通过SUV车型提升销量,合资品牌轿车在A级车市场遭遇冲击后,也从今年通过“官降”等方式促进销量,缓解压力。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同比增速仅为4.80%,同比回落6.38个百分点。但自主品牌销量逆势回升,同比增长14.57%;在乘用车市场占比41.45%,占有率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
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认为,现在是自主车企培育品牌的最佳时机。某自主品牌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未来十年自主品牌销量仍然要依靠“渠道拉动”,依靠品牌拉动销售的时代还远未到来。
自主品牌销量SUV占四成
“今年下半年,SUV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龚兵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资本向来流向洼地,SUV市场仍存在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SUV车型销量共计266.12万辆,同比增长45.94%,在乘用车整体销量中占比26.36%。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在成熟的汽车市场,轿车占比50%左右,SUV车型占比30%以上,剩下为MPV、交叉型乘用车等。相比之下,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中,轿车在整体市场占比中仍达到57%以上,MPV销量占比约10%。按此估计,SUV仍有上升空间。
SUV的成长机会由自主品牌率先捕捉。今年上半年,SUV销量前十名中,自主品牌占据六席。来自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SUV上半年销量145.0万辆,同比暴增95.5%,在SUV销量车型中占比54.59%。
同时,在自主品牌中,SUV车型销量已经超过轿车,SUV销量占比40.4%,轿车占比仅为34.1%。另外,MPV也成为自主品牌销量提升的另一支柱,上半年销量达到91.5万辆,同比增长20%。
由此来看,SUV成为自主品牌销量提升的最重要因素。正是由于SUV的快速增长,自主品牌结束了“十二连降”,市场份额提升明显。然而,在自主品牌车企借SUV完成触底反弹之后,也孕育了新的危机。“CS35上市已经三年,从未进行过价格促销。”龚兵向记者表示,但是从今年开始,CS35价格已经出现松动,原因来自于市场竞争压力。
龚兵认为,当SUV车型占比达到自主品牌销量一半的时候,SUV增长将由现在接近100%的增长,下降到个位数。根据成熟市场产品分布规律发现,SUV车型占比达到50%之后,进入缓慢增长期。目前,自主车企的SUV占比已经接近这一临界点。
这对于自主车企而言,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自主车企仍缺品牌驱动
当SUV和MPV的销量拉动趋缓之后,自主品牌将遭遇新的危机。在“中国汽车品牌突围之道”研讨会上,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这一挑战将很快到来。
一方面,目前合资品牌布局这两个细分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开始,已有多款合资品牌SUV和MPV新车型陆续上市;另一方面,在轿车市场上,自主品牌尚未形成品牌力,难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在中高端市场,自主品牌都还没有找到突围方法。”龚兵坦言,淘汰赛即将展开,“未来十年,50%以上的自主品牌企业将遭遇兼并重组,退出汽车市场。”
目前,这场淘汰赛正在“被加速”,这是由于合资企业通过价格战的方式,一边阻击自主品牌SUV增长,一边下探自主品牌轿车的价格区间。“乘用车市场的价格战将持续三到五年。”龚兵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是由此前合资品牌的产能布局所决定的。他说,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有3500万辆的供给,而需求仅为2400万辆左右,这意味着超过1000万辆的产能过剩。
于是,通过降价和减产的方式消化库存,成为各大车企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今年的价格战由强势合资品牌发起,但即便如此,合资企业试图构建的新价格体系也没有取得正面的市场反馈,同时带给自主品牌的市场压力更加明显。“市场进入混战,是自主品牌提升的最佳时机。”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舒酉星告诉记者,自主品牌提升的最关键因素是定位。
王侠则透露,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整体差距已连续四年缩小,2014年自主品牌新车质量与国际品牌差距降至历史新低,有六家自主品牌超过主流汽车品牌的平均品质得分,“相信自主品牌品质在未来四年将追上国际品牌”。
但是,自主品牌车企显然没有如此乐观。一位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主品牌销量提升主要依靠的是渠道拉动,即通过经销商网络下沉与卖场等传统的销售方式。
渠道拉动的这一招数已经在数年前就被各大合资车企尽数施展,从目前来看,在汽车市场进入低增长期后,品牌力才能缓解渠道疲惫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打响品牌战役成为当务之急,需要逐渐从渠道拉动向品牌驱动过渡。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