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接连遭遇困境和风波 互联网造车需再度审视

//www.workercn.cn 2016-11-10 09:11:31 来源:新华汽车综合 

  最近,互联网造车因为乐视汽车以及富士康退出和谐富腾再度受到关注。无论如今的坚守者们会陆续调整、退出,还是会一往无前都需要我们再度审视。

  乐视急刹车

乐视汽车,和谐富腾,互联网造车,腾讯

  11月6日,乐视控股CEO贾跃亭在公司成立12周年之际发布致全体员工信,称公司发展节奏过快,近几个月供应链压力骤增。

  随后乐视被扒,近日频频登上媒体头条。11月8日晚间,乐视网发布澄清公告,回应了近期关于乐视“拖欠供应商一百多亿货款”以及股价暴跌等新闻。同日上午,乐视全球商城高级副总裁兼乐视控股市场副总裁许长虹亦公开回应称不会砍掉汽车业务。

  乐视在公告中称公司目前运营一切正常,各业务线与供应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未出现所谓的拖欠供应商款项事件,更没有缓发员工工资,停止出货来筹集现金流的情况。

  和谐富腾竟不“富”

  10月30日,上海爱驰亿维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签约仪式在上饶举行。项目背后投资方即为和谐富腾——由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组建的“造车新势力”之一。但有消息称,富士康不再投资造车,在看似顺利推进的背后,和谐富腾的前景却蒙上疑云。

  对和谐富腾而言,爱驰亿维项目将为其子公司爱车公司构建起30万辆电动车的产能,产能相对于新能源车市场现下规模又显庞大。在“三缺一”的情况下,“和谐腾”能否真正完成跨界造车的梦想?

  据悉在上饶工厂签约仪式上,并没有出现富士康方面的代理人。而富士康高层也确认了将不再投资造车项目。在和谐富腾屡屡高歌猛进推动项目进程的同时,扮演着生产制造角色的富士康竟然出人意料地悄无声息退出。

  在整个造车项目中,富士康被定位为“负责汽车项目的生产制造”,和谐汽车被定位为”负责汽车项目的营销和服务网络搭建”,而腾讯则被定位为“负责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供应商”。可以说在整个汽车项目中,“铁三角”缺一不可。虽然富士康并未宣布从和谐富腾中撤资,但其终止投资整车项目,毫无疑问将迫使和谐富腾重新考虑产能构建方案,对整个造车计划产生撼动根基的影响。

  苹果放弃造车

  在有网友拍到了疑似苹果自动驾驶的“样车”之后,果粉们等来的并不是苹果汽车何时上市的时间表,而是苹果放弃造车的消息。

  据报道,在投入上百亿美元研发经费,高薪挖来奔驰、福特、特斯拉等知名企业的高管,组建上千人的研发团队,在投入高昂的资金、人力之后,苹果公司“泰坦”造车计划已经终止,而服务该项目的员工多数已经离职或转为其他项目。苹果为什么突然选择终止造车项目?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有三个原因。分别是:发展战略分歧、领导层变动频繁、供应链问题。 (来源:北京晨报 孙金凤)

  重新审视互联网造车

  这两家在同一时间段遭遇困境的难兄难弟,因为都背负着互联网造车的标签,他们的坎坷,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虑,互联网造车有没有可行性?互联网造车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这些表层的疑虑自不必说,更深层次的则是人们对汽车制造的又一次审视,对坚守传统造车理念必要性的再一次讨论。

  互联网造车,最终造的是一个车,一部整车。且不论整个造车环节的技术、材料、工艺等具体问题,单就造一辆整车有多么不容易,从我们自主品牌这么多年追赶合资的艰辛旅程就可以体会得到;任何一家想进军汽车项目的组织和个人,在项目开启前都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认知: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且产业链超长的行业,只有在确保技术、资金、人才、上下游供应体系上有完全把握的前提下,才能开启。但大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恰恰是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制造环节,在实际执行中缺乏整车制造能力。

  互联网造车,不必全须全眼,不能承受的可以外包。

  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

  互联网造车不能只迷信互联网思维,而不顾及汽车行业的运营规则。汽车行业已有百年成长过程,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独有的行业运营法则,这是一个全生态链成型的行业,不管是从技术研发体系、供应链系统、营销模式还是生产制造管理,都有其基准的规矩和套路。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可以使得汽车行业如虎添翼,但不能代替汽车行业本身。一个新兴的IT行业和传统的大型制造业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可以有融合,但是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

  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在短时间,想依靠互联网完全颠覆汽车行业这个大巨头,至少暂时没有这个可能。互联网造车企业在确保正确认知的前提下,还是要把目光从PPT上放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身,毕竟造车是要低头苦干的。最完美的方式或许是像云度汽车倡导的那样,由工程师的工匠精神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方能打造出具备高度智能互联的新能源汽车,打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汽车。

  大盘点:14家新进新能源造车企业一览

编辑: 邬丹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