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召回暴露普锐斯在华“窘境”:叫好不叫座
为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5日期间下线的第三代普锐斯,其中北美涉及数量为71.3万辆,日本本土将召回99.7万辆,欧洲13万辆,其余召回还涉及中国等市场。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开的信息披露了普锐斯在中国召回的情况: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丰越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4年2月12日开始,召回2011年12月20日至2014年1月28日期间生产的普锐斯汽车,共计3210辆。
对于本次召回,丰田公司一内部人士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丰田混动车的销售。本次召回,并未出现事故案例,更多的是一种品质的自检和产品持续改善的需要。
或许这次召回对普锐斯在中国的销售影响有限,但3000多辆召回的数量却泄露第三代普锐斯过去几年在中国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的处境。
在华发展坎坷
普锐斯是全球首款实现量产的油电混合动力量产车型,也是世界公认的技术最为成熟的混动车。普锐斯自1997年投产以来,目前在全球累计销量达到了316万辆,超过了丰田旗下油电混动车总销量的一半,不过,与其在日本、美国等市场受热捧的情形迥然不同,普锐斯自登陆中国市场之后,却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2006年,第二代普锐斯被引入中国并由丰田合资车企一汽丰田投产上市。这是丰田首次在日本以外建立普锐斯的生产基地。三年多时间过去,普锐斯在华销量尚不足4000辆,这款一度雄踞日本轿车销量榜首的环保车型却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2009年末,普锐斯在华悄然停产退市。由于进口散件组装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没能像在美国或是日本本土那样获得财政补贴,丰田公司高管们对如何扩大普锐斯在华销量显得毫无办法,他们无法说服中国买家为其30万元的售价埋单。
不过,丰田对普锐斯在华失利并不甘心,两年后卷土重来。2011年的广州车展,一汽丰田第三代普锐斯亮相并于次年在华上市。遗憾的是,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第三代普锐斯至今依然无法破局,不仅被雷克萨斯CT200h等丰田进口混动车抢了风头,销量甚至被广汽丰田于2012年推出的混动车凯美瑞·尊瑞超过,尊瑞在2013年销量为5551辆,同比增长超过200%。
对于混动车在中国为何未能普及推广,广汽丰田副总经理郑衡去年曾谈到,一方面,消费者对混动的了解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消费者对混动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例如安全以及方便性。此外,混合动力一般比普通车型的成本高几万元,这也成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犹豫的原因。
前景喜忧参半
2013年9月,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金额最高可达6万元,而对常规混动车却只字未提。这让寄望获得政府补贴从而拉近与消费者心理价位的混动车希望暂时落空。不过,在汽车分析师张志勇看来,新能源车补贴目前存在很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车普及推广会受一些限制,反而是普通混动车更有机会占领市场。
普锐斯在华的命运与中国混动车市的发展休戚相关。有一种观点认为,混动在中国是一种过渡技术,中国将“弯道超车”,跨越混合动力阶段而直接发展纯电动,但也不少专家不认同此观点。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混动的发展前景比以往应该是大为乐观,尽管未来两三年发展还会比较慢,但随着能源压力越来越大,估计之后混动发展可能会更快一些。
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谈到,未来很大一部分车型都会变成混动。受到平均油耗政策限制, 2015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如果不算混动的话,这个指标企业很难完成。
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说,他相信,当丰田大部分车型转变为混合动力车型之时,就一定能在中国实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抱负。即便眼下在华投产普锐斯无法让丰田盈利,但这一技术路线迟早成为该公司还击大众汽车公司的“杀手锏”。
丰田投入7亿美元的江苏常熟研发中心去年已正式运作,力争在2015年实现混动总成国产以及首款插电式混动国产车。“普锐斯等混动车在中国存在机会,随着2015年丰田混动核心零部件国产,混动车成本将会下降,假如混动车型和一般车型的售价差不多,销量或有突破性飞跃,而一旦销量上了规模,也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这时中国混动车的春天就来临了。”张志勇认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中国非插电式混动车生产1.45万辆,销售1.51万辆,插电式混动车生产3290辆,销售3038辆。这一数据在已跨上2000万辆年销量的中国车市里显得微不足道。这块蛋糕虽小,但目前已被大众、宝马等汽车公司盯上并有所行动,奥迪、宝马等豪华车品牌正在加速推出更多混动产品,本田也不甘示弱。丰田当下在混动一家独大的局面或被打破,普锐斯等丰田混动车需要提防越来越多的竞争者。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