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患癌土坯房
在地震多发地区,平时遮阴挡雨却没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实际上就像潜伏的癌症,一旦暴发就只能等死。
6.5级地震夺617条人命,令人震惊。事后,有专家分析说,此次地震造成如此规模伤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震级较大;二是震源浅;三是灾区人口密集,达265人每平方千米;四是灾区房屋抗震性能差。
京华时报记者在龙头山镇发现,该次地震导致大多数人员伤亡的原因均为房屋倒塌、下沉所致,只有少部分遇难者被落石砸中致死。
上述情况,与鲁甸农村地区土坯房抗震性能差有关。银屏村陈家坪子社共42户人家,有36户房屋倒塌,基本都为土木结构的土坯房。这些土坯房中房龄长的已有百年历史,房龄短的也有20年左右。
陈家此次倒塌的两层土坯房建于1994年,每层250平方米,已有20年房龄。陈家人没有考虑过房屋抗震的问题。
“能建起来有得住就不错了,想不到那些方面。”老三陈立平说,1994年房屋建完后,家里就欠了2万块钱,到2000年后才还清。
8间土坯房住了三家人。左侧三间屋是老三陈立平家,右侧五间屋为老四老五两家合住。
“我们和老五还没分家,我们就想能赚个钱,盖个房子,分个家。”老四媳妇周清翠说。
老三陈立平去年在几兄弟中率先盖了70多平米的两间砖混结构洋房,一共花费9万元。陈立平夫妇为此欠下了5万元。另4万元是两人从2004年到浙江打工至今的所有积蓄,“三个孩子在上学,钱都是一点一点抠着剩下来的。”
2004年,陈立平夫妇和三兄弟四家人,进入浙江建筑工地做临时工,现在一天150元工钱,“下雨就没法做。”每人一个月顶多赚到2000多元,刨去吃住,所剩无几。
利用从工地上学来的本领,去年,陈立平夫妇自己买来了水泥钢筋,两个人一天一天把70多平米的新房盖起。这两间自建毛坯房在此次地震中毫发无损。
陈立平说,村里所有的砖混结构洋房都是自建的,“找几个人,包吃住,每天给150块钱工钱,不用几个月就能建好。”对于这样的房屋是否抗震,他们也说不清楚,“没有想过。”
尽管近10多年来,村里时常发生地震。
据了解,鲁甸县农村房屋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普遍未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差。
此次鲁甸地震后,倒塌的多是民房和旧房。很多农户仍住在土坯房中,很多民房的楼层较高,但部分房屋基本没有承重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