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鲁甸地震暴露民房抗震窘境(图)
//www.workercn.cn2014-08-17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更多

  “我们在地震带?”

  对于村子所处地震带一事,村民知之甚少。“我们在地震带?”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碰到不少村民的反问。

  这样的民房难以在鲁甸这样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屹立不倒。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李连举介绍,云南地处欧亚和印度洋两大板块的碰撞结合带,震区位于碰撞带的东侧、欧亚板块中的扬子小板块内。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作用时刻都在进行,导致云南地震频发,地质灾害威胁严重。

  以龙头山镇为中心的30公里范围内,一直频发地震:2004年8月10日鲁甸桃源5.6级地震;2003年11月15日,鲁甸桃源5.1级地震;1983年6月4日,巧家包谷垴4.9级地震;1909年5月15日,鲁甸茨院5.5级地震。

  实际上,中国地震局《2014年度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汇总研究报告》表明,鲁甸县在2013年底便被划入“2014年川滇交界东部地震重点危险区域”。

  除了地震,这里地质复杂。

  据调查资料显示,地震前4县1区(鲁甸县、巧家县、会泽县、永善县、昭阳区)共有地质灾害点1579个,以滑坡、崩塌为主。

  鲁甸县政府官网信息显示,从今年6月降雨开始,鲁甸境内便开始出现泥石流滑坡灾情。7月23日,持续降雨就已造成小寨、龙头山、乐红三镇境内发生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以龙头山镇葫芦桥山体滑坡最为严重。

  7月24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滇东北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组长姜兴武一行曾抵达鲁甸,深入龙头山7·23葫芦桥山体滑坡灾害点勘查,当时葫芦桥滑坡体上方已出现500多米长、三至四米宽的大裂缝,每天都有山体滑坡发生。

  当时姜兴武认为:葫芦桥滑坡体规模大、边坡陡,处理难度比较大;如果采取削坡方式治理,资金至少需要三千万到五千万元,且治理时间至少也要一年半左右。

  7月23日的灾情出现后,鲁甸县将受灾区域群众紧急转移。

  银屏村离龙头山镇约有25公里,银屏村的箐地社离村委会所在的陈家坪子社还有七八公里的山路。箐地社与另一重灾村西屏村分列在一座山的两面。就在这座山上,每年5月到10月的汛期,时常会出现泥石流和滑坡。22户村民居住在山脚,受地质灾害之困,幸运的是此次地震中,箐地社没有人员死亡。

  但山顶那块重达几千斤的巨石仍然让这22户居民不安。

  箐地社社长杨明云称,只要连续降雨,就有石头滚下山,“我在家的时候,每天都要上山去看看,那块大石头什么情况,哪块石头在动了。”

  对于村子所处地震带一事,村民知之甚少。

  “我们在地震带?”记者采访时,碰到不少村民的反问。

  银屏村村书记李春发介绍,村内共有30个社,彼此比较分散,村里每年会把几个社并为一个点,分点式组织两次防震、防滑坡、防泥石流的宣传培训,但是参与人数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外出打工了,剩下的人都在干农活,几乎没有人。”

  为此,村里又以社为单位,由社长向每家每户发放防震防灾的小手册。

  但对于手册的宣传防震的效果如何,李春发并不能保证,“我们不可能也做不到强制让他们看。”

  这一次,塌了的土坯房和站着的砖混房,让银屏村的人开始思考房屋抗震的问题。

  这种意识,在2003年时其实就该树立。

  2003年11月15日凌晨2时49分,鲁甸发生5.1级地震,造成4人遇难,14人重伤。

  这一年,银屏村并未受到地震的威胁,陈家坪子社只有一户村民家的大门上方出现了一道不大的裂缝。这道裂缝并没有引起重视,这一家人用水泥把裂缝糊了糊,算是处理。

  “在地震多发地区,平时遮风挡雨却没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实际上就像潜伏的癌症,一旦暴发就只能等死。”一名接受采访的国税局工作人员称。

  记者在灾区看到,有抗震设计的一些楼房确实没有倒。在震中龙头山镇,就在一片土坯房倒塌形成的废墟旁,6栋采用了抗震设计的小楼屹立不倒。

1 2 3 4 5 6 共6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