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麻纺厂停产,2007年老面粉厂改制关停,2009年曾兴盛一时的蜜饯厂也被改建。”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丽蓉的记忆里,随着城市发展加快,承载了老工业记忆的厂房向新规划产业功能区的转移。
2019年8月,福建省总工会推动共享职工之家建设,打造“10分钟服务圈”。如今,在省、市、区三级工会的支持下,共享职工之家在原蜜饯厂、面粉厂、麻纺厂厂址上建起的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里落地。福建工会通过探索“三循环”工作法,打造区域性共享职工之家的样本工程。
园区工会联合会主席傅毓琦感叹道:“有了共享职工之家,小微企业里的工人也能感受到职工之家的集群效应。”
打破“自体循环”
“以前园区开展集体活动,几乎看不到职工的身影。”在傅毓琦看来,要让这座由200多家企业、1539名职工构成的创意园实现共享,就要打破企业各自为政的“自体循环”局面,“开门”是共享的第一步。
在他的推动下,工会联合会成了第一个“开门”的地方。园区利用现有公共服务场地,设计打造了包括职工多功能活动室、创意文化展厅在内的7个共享服务区,成立了文化创意、文旅休闲、教育培训3个工会兴趣小组,让工会场地“开门迎客”。
每天上午11时,“书里书外”书屋负责人郑志勇的手机微信群都要开启一轮订餐接龙。为了解决园区内小微企业职工的午餐难题,产业园工会联合会和“书里书外”共同创办了“共享食堂”,推出共享午餐服务。这个“共享食堂”满足了园区内102名职工的用餐需求。
“书里书外”和其他11家共建服务点是园区里第二批“开门”的示范性工程,工会联合会发挥园区商业服务企业集聚的优势,发动爱心商户为职工提供服务。曾经只开偏门营业的“闽南小院”打开了正门,成了职工交友联谊活动的网红地;没有专职工会干部的“青藤体育”,成为园区工会职工子女暑托班的热门场地。
“共享职工之家的出现,让一些职工眼中‘无事可干’‘干不成事’的小微企业工会也能通过共建服务点,传递家的温暖、扛起家的担当。”傅毓琦说。
贯通“内外循环”
账户上每年5万元的工会经费,可以做什么?答案是:历时一个多月的园区篮球联赛,两期职工子女暑期夏令营,6场职工相亲联谊活动,每周1期的源和大课堂……
试点一年多来,园区共享职工之家的活动填满了整整2页纸。
“对于园区工会联合会来说,工会经费靠上级工会拨补。由于导入了‘共享’理念,工会花小钱也可以为职工办大事。”傅毓琦告诉记者,以去年的篮球联赛为例,联合会只投入了不到1万元的场地费,却因为自带“职工流量”,吸引了园区内外企业30多万元赞助。
在源和,共享理念之所以能够行稳致远,得益于工会干部手中的需求、资源、服务3张清单。园区工会配备了“共享服务管家”,导入“网格化”,定期走访企业职工和区域内外潜在的服务机构,常态化开展职工需求调查、服务资源摸底和共享项目对接,让共享职工之家的服务更精准、也更有效力。
同时,园区工会还通过与园区内外的服务性商家签订共享协议,明确了共享服务项目的年度考评机制和奖励办法。通过工会联合第三方进行的满意度测评,每年每个共享服务点可以获得园区工会2000元~8000元不等的补助资金。
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茂泉说:“共享职工之家能够推动小微企业工会‘抱团发展’,贯通区域内外的循环体系,扩大工会组织对优势资源的虹吸效应,实现工会服务资源、服务效能和服务力量的最大化。”
实现“动态循环”
近期,傅毓琦每天的步数都要超过两万步。他带着工会小组长们在园区里走访,为园区职工争取专属折扣,推动“共享能量卡”项目覆盖更大范围、更多类型的商户。
“以前,工会荣誉、福利大多和我们小微企业无关。”文创企业“物宜本兮”的90后职工郑丹萍告诉记者,现在凭“共享能量卡”购物消费,她可以和园区内百人以上规模的企业职工一样享受低至7折的“VIP折扣”,也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对商家服务进行评定。
在傅毓琦看来,不分企业大小,不分职位高低,让职工享受到共享职工之家的服务,是开办这个项目的初衷;让日益多元的职工需求成为共享职工之家服务的导向,让职工成为推动工会服务资源流动配置、动态循环的决定性力量,是这个项目更深层次的追求。
“共享职工之家是破解小微企业组建痛点的有效举措,也是服务职工的重要载体。”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黄琪玉表示,“通过推动‘三个循环’,共享职工之家能够让更多的‘大家’‘小家’形成服务职工共同体,实现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融起来、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