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弘扬劳模精神 创造时代辉煌 铸就历史伟业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本版特别邀请专家学者、工会工作者以及全国劳模代表,从不同角度阐述学习体会,以飨读者。
——编者
以劳模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总书记的讲话给我带来极大的信心,也让我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科技研发人员,我要朝着更高更新的技术领域钻研。
当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就感受到了知识带给我的强大力量与自信。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教授级高工,多年来,我始终凭借着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深厚的研发优势和跨学科、跨系统的集成能力,探索突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改进与创新。2018年,清华大学面向全球特招100名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我有幸从数千名入选者中被选中。如今,我要感谢全国劳模这个荣誉,这将使我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前行的动力越来越足。
回想我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建设。我将施工和调试的内容按工序和逻辑关系建立模型组网,动态掌握各子系统的节点信息,在国内首次创造了含车辆、信号、供电、通信等429项子系统全功能同步开通的纪录,这次经历和体验给我的创新之路开了个好头。
如今,我的工作被科技创新充盈着,深感分量和价值。多年的探索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专业技术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庞大的知识体系和精湛的技术支撑下,才能顺利有序开展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同时,要提高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技术障碍,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在现场不断改进提升。我常年在地铁施工工地,住板房、看图纸、跑现场,专注于每一项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从接触轨检测仪、多功能接口测试仪等小革新、小发明,到动态检测车等“四大装备”的研发,再到数据化动车联调联试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全面推广,我的创新成果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下,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筑牢企业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质量,更要引导产业工人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发展。作为一名劳模,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提升团队整体水平。
2016年,北京市总工会为我们挂牌成立了“林云志创新工作室”,同年,工作室被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就是我们的人才“孵化基地”,平日里充分利用劳模精神做好技术工人的思想引领,鼓励他们在各自岗位做专做精的同时,还要多创新、多思考,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以专业技术培训为载体,全面提升成员专业水平,加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此外,技术比武、导师带徒、技能竞赛等活动成为推动技术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最近,我经常开展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为主题的创新工作室活动,为广大技术工人讲解创新活动的原理和方法,让大家从更简单、直接的层面去认识创新方法。
劳模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负新时代新使命,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更好地走下去,以实际行动建功“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