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手雕是技师的事业 每一件都要精益求精
1994年,楼宇峰开始了独立创作《宋人画选第二组》“出水芙蓉图”的过程。
“如何把明面的画作转化成为有质感的立体铜章?荷花的花瓣该如何凸显?荷叶的经脉又如何展示?这都是我当时所面对的难题。”楼宇峰对记者说。
除了发挥想象力,楼宇峰经常跑到公园荷塘去近距离观察荷叶、荷花,纪录荷花的各种形态,经常一待往往就是一整天。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楼宇峰甚至废寝忘食,不思茶饭。
“那里效果不好,重来,这里不到位,再重来,反反复复,大概刻了一年多吧,我才完成了“出水芙蓉图”的全部创作。”
面世的“出水芙蓉图”设计大气、雕刻精巧,不仅把西洋雕刻和中国民间雕刻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逼真地演绎出了宋人画选的意境,也把《宋人画选》系列铜章的创作推向了一个高潮。
而这件作品也成为了楼宇峰个人创作的巅峰之作。
在随后的几十年从业经历内,楼宇峰又相继完成了“宋人画选之《白头丛竹图》手雕铜章”“宋人画选之《榴枝黄鸟图》手雕铜章”等多个作品,参与众多重大项目,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得到了业内和市场的肯定。
(图片说明:楼宇峰代表作品《宋人画选第二组》“出水芙蓉图” 受访者供图)
作为手雕工序总负责人,楼宇峰通过开展技师讲坛,召集部门所有手雕人员进行集授业并就生产过程中的难点进行解析探讨。
“手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有着一定差别的。现在机械越来越发达了,但是手工雕刻作为修正机器雕刻模具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一定的生产工艺价值,所以不断完善和提高工序人员的手雕技艺仍是非常有必要的。”楼宇峰说。
从手雕的常用工具、雕刻手法、雕刻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制模技艺以及模具制作流程等方面对工序人员进行由浅至深的讲解。同时,技师讲坛也邀请机雕、研磨等其他相关工序人员进行共同学习,促进班组间工作的配合默契度,提升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老工匠的传承之惑:“我不想带走这身技艺”
“传统工艺,保护难,传承更难,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说到中国传统工艺普遍面临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楼宇峰面露凝重,言语中难掩无奈。
“一名优秀手雕技师的培养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不断学习和磨炼,不但‘见成绩很慢’并且‘过程很难很难’,聪明固然重要,但没有勤学苦练,再聪明也是没用的。”楼宇峰一边向记者展示手雕作品,一边说道,在当下这个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容易啊,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用20年学这个啊!
手雕作品需反复打磨而成,一名手雕技师的培养则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楼宇峰带教了3名徒弟,将多年的手雕工作技艺和经验悉心向弟子传授。他会根据徒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但无论方法怎么样,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对徒弟的严格程度非常高,就如同他对待手雕作品一样。
“我跟着师傅学习也快20年了,刚开始学时,光学刻直线就要半年多,就像达芬奇画鸡蛋似的。直线刻的可以了,就学刻S。S可以了,就是三角、五角星,然后就是1234...ABCD...听听很简单,但每个阶段就是多半年,每天从早到晚,天天如此。”回忆起学艺时的故事,现在已经是手雕技艺第五代传人的徒弟王峻松依然记忆尤新。
“直到有天师傅觉得可以了,就给你个样子,我们就照着刻,刻出来师傅告诉你哪里不行,然后回去继续刻,要反复几次。等到这个东西刻的可以了,换个东西,继续刻。我们就跟这个手雕作品一样,也是要经过反复打磨,但这个打磨过程可能就是10年、20年,是非常难熬的。现在对我们来讲,手雕已经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了,说放弃那是不可能的了!”
“我们那时学艺,想学却苦于没人教。现在是我愿意去教,可没有人愿意学啊!我是真的担心我们这项技艺以后没有人继承了。”楼宇峰轻轻抚摸着桌上的雕刻工具,像对待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我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这身技艺我真的是不想带走啊!”
学会不易,学成更难;做容易,做一辈子难。学成是十年磨一剑,坚守则是一生炼一心。
我们经常说“一辈子做了一件事,一件事做到了极致”,也许这就是楼宇峰这位手雕传承人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因为有了楼宇峰这些愿意坚守手雕工艺的匠人们,传统技艺与钱币文化才能够在今天依然焕发着时代光彩。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