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做有知识的创新型石油工人”
刚工作不久,队上安排田明和一位新来的技术员上井执行任务。由于操作不熟练,几天过去了,没有录到任何地质资料。
“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提升技能,做有知识的创新型石油工人!”田明说。从那以后,工作以外的时间全被他用在了学习上。
在地层测试中,需要对油藏进行开关井测试。行业内的专业教材,对开关井的悬重——俗称“自由点”的计算有一个理论公式。但田明觉得公式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理想状况,没有考虑井筒与油藏等多种变化因素,于是跟这个权威理论较上劲。
为了摸清“自由点”的变化规律,只要有测试任务,田明就跟着测试班上井,一跟就是3年。他记录了近千组开关井操作时管柱悬重的变化数据,摸索出适用性更广、更准确的“自由点”变化规律计算公式。这套计算方法后来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被称为“田氏公式”。
2012年,江苏油田引进美国的连续油管设备,田明也因此调入连续油管作业队。连续油管设备配备了两套进口刀具,下井后刀片容易损坏,无法切断油管。田明从提升切刀的稳定性入手,给这套先进的进口设备配套“减震”系统,使连续油管割刀在复杂的井身构造中,真正成为一把“如意刀”。
“干了自己喜欢的事”
因为持续创新,田明渐渐出名了,找他帮忙的事也就多了起来。无论分内分外,田明都乐此不疲。
试油测试中心要完成高压试井取样工作,中心领导找到田明帮忙。田明毅然承担下了这份兼职活儿,一干就是26年。
前年,一家全球知名的管具公司总代理登门拜访,就田明牵头完成的连续油管切割技术提出合作意向,“每年都会有可观的分红,年薪绝不低于50万元。”
田明拒绝了:“油田为我搭建了平台,我的创新成果都属于油田;若需要,请跟单位联系。”仅这项成果,田明一年内就先后拒绝了国内外4家公司的“邀请”。
“我只是干了自己喜欢的事,看见大家用我的创新成果能省劲、省钱、还安全,这比给我多少钱都开心。”2010年7月6日,江苏油田首个以操作层面劳模命名的工作室——“田明劳模工作室”挂牌成立后,田明将自己的一系列创新成果应用到对外服务。
几年时间里,田明的工作室完成创新成果80多项,申请专利20多项。工作室成员也由最初的4人发展到22人,其中1人成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3人成为中石化技术能手,两人在2011年中石化作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
“大国工匠”座谈会召开 李玉赋出席并讲话 | 2015-11-22 |
李增红:从普通电工到“创新达人” | 2015-11-22 |
再归来——唤回渐被社会遗忘的匠人与匠心 | 2015-11-22 |
李万君:大国工匠为中国梦提速(图) | 2015-11-22 |
“大国工匠”座谈会召开 李玉赋出席并讲话 | 2015-11-22 |
好医生耿道颖:熬出来的放射科“神探”(图) | 2015-11-22 |
好医生耿道颖:熬出来的放射科“神探”(图) | 2015-11-22 |
高级技师白伟东:用梦想挺起神州的脊梁 | 2015-11-22 |
大国工匠宋俊成:工人的出息就在自己的岗位... | 2015-11-22 |
大国工匠宋俊成:工人的出息就在自己的岗位... | 2015-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