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大国工匠鹿新弟:“活的”机器能奏出动听的旋律(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03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也许在别人看来,机器是死的,总是发出刺耳的噪音。但是我认为,它是活的,是有灵性的,那些所谓的‘噪音’是最动听的音乐。”

  鹿新弟在检查机器设备。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对待机器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摸透它的‘脾气’。”

  坚守一线工作29年来,鹿新弟对他的“孩子”总是温柔以待,靠着耐性、执着与勤奋,他逐渐摸透了“孩子”们的脾性。他像一位资深的医生,诊断技术炉火纯青,“孩子”们哪里有个“头疼脑热”,他总能轻而易举得察觉出来,并因此被亲切地称为“柴油机医生”。

  阴错阳差,陷入“柴油机”的“音乐”陷阱

  1984年,鹿新弟来到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技工学校学习钳工。3年后,他以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公司研发部,“我本身是学钳工的,对柴油机和搞研发实在不懂,当时特别郁闷。”

  鹿新弟(右)与同事探讨机器设备。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群 摄

  但是,因为成绩太突出,公司不想错失人才,要求他必须去研发部试验室。

  鹿新弟决定先去研发部试验室试试,然而,仅仅一周后,鹿新弟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辈子就是这儿(研发部)了!”鹿新弟兴奋又坚定地说。

  谁曾想,导致他做出这一重大决定的东西不是别的,而是不怎么讨人喜欢的柴油机“噪音”。

  “发动机的声音真是太动听了!它是活的!而且既能烧机油,又烧柴油。”就这样,鹿新弟与柴油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能尽快摸透发动机的“脾气”,鹿新弟绞尽脑汁地琢磨、研究发动机的方方面面,曾写了十年的工作日记,“参加工作后的前十年,我每天回家都会写工作日记,总结白天遇到的问题及学到的新知识。”而此后,鹿新弟也会每周在家里的小黑板上记录一周的工作总结。

  工作初期,鹿新弟还非常幸运地被委派到大连油泵油嘴厂研发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系统化、理论化学习。可是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岗位工作时,却发现什么都不会,凭着一种不服输的“钻”劲儿,他每天晚上等同事们都下班回家了,就回到车间不断尝试调试机器,认真琢磨了整整一年后,他对各种操作了如指掌。

  在长达29年的工作中,凭借对机器声音的敏感与狂热,鹿新弟可以做到仅通过声音就可诊断出故障原因。“听得多了,自然就能分辨出来哪个零部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而一旦听到声音跟平时不一样了,就说明出问题了。”鹿新弟说。

  为了使故障排查更加精准,他还独家创造了“看、听、摸、闻、问、测量”六步维修法,准确率高达99%,被当之无愧得称为“柴油机医生”。

  目前,鹿新弟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501项,创造经济效益10742万元,其中87个项目荣获国家、省、市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拥有10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及“鹿新弟技能大师工作室”“鹿新弟劳模创新工作室”“鹿新弟专家培训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并曾连续5次获得“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十佳创新方案奖”。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