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6月17日,云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孔贵华带队赴东川、鲁甸、昭阳、宣威等地调研工会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职工群众工作。
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职工群众,云南省总工会实施了八项行动,而建会入会,是所有行动的基础。在东川移民新区,“工会服务站”的牌子特别醒目,而在鲁甸县卯家湾、昭阳区红路、靖安、宣威复兴安置点,当地工会建起了社区工会。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老百姓搬进城来了,如何学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靠工资收入养活自己和家人,是安置点职工群众急切期盼的事。调研组一行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搬迁安置情况。
东川区总工会请来老师,培训安置点的女工进行手工制作。女工们在培训教室里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编制出了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就在这个移民新区,当地引进了南华华芯公司落户,作为生产变压器和磁环等电子设备的扶贫车间,移民新区的贫困户可以优先安排,目前吸纳了60余人就业。据公司管理人员介绍,熟练工每月可以有2600元左右的收入。孔贵华对扶贫车间表示赞赏:“小车间办了大事情!”
据介绍,“办了大事情”的“小车间”在鲁甸县卯家湾、昭阳区的红路和靖安、宣威市的复兴等各安置点都有分布,有的生产校服,有的编织藤椅,有的生产数据线。各个社区的工会工作人员有的聘请老师,手把手教安置点职工群众,有的动员志愿者参与培训,既提升了职工群众的技能,又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孔贵华对车间生产岗位上刚从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职工尤其关注,每到一处都会详细询问他们从哪里搬来?家里有几口人?房子有多大?收入有多少?有没有上学的孩子需要供养?尽显工会“娘家人”的关爱之情。
孔贵华对参加调研的工会干部表示,易地搬迁的老百姓过去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搬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他们从农民变成了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产业工人、服务人员。所以工会要及时跟进,发展他们加入工会组织,通过维权、金秋助学、困难帮扶、节日送温暖等措施为他们提供服务。省总工会实施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职工群众八项行动,其意义就是协助党委政府,让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对加入工会组织的职工群众,我们要用工会的政策关心他,要把工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安置点上。
孔贵华强调,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工会工作,要坚持党政所谋、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原则,围绕党委政府中心,立足工会职能职责,多做暖人心的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分忧解难的工作。各级工会要组织学习,把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各级工会派驻到安置点的干部,既要做安置点的工作,又要做好工会工作。服务安置点职工群众的阵地建设,不只是一栋房子,要结合八项行动,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做到管用、适用,坚持室内室外相结合,拾遗补缺,杜绝资源浪费。
此行,孔贵华还向曲靖市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余雄武颁发了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证书和奖金。余雄武医生作为云南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为湖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2020年湖北省总工会表彰的200名五一劳动奖章个人之一。
昆明市总工会负责人,昭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陶天蓉,曲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聂祖良分别参加各安置点的调研,省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摘编自云岭职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