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过闸的船舶
思想、技术“不掉队”,坚持为自身能力“补钙”
罗静高中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做过幼师,干过销售,年近30才来到现在这个岗位,这份工作让她倍加珍惜。
过闸时,船闸上下水位落差较大,船舶要想平稳通过,就须先进闸室,合闸封闭后进水或放水,待到闸室内水位与要进入的水域基本持平后再开闸门出闸。有一次,罗静按下合闸按钮,谁料其中一扇闸门却卡在了半途,闸合不上,闸室不能封闭,水位就无法调节,船舶就不可能顺利通过。这一下让罗静慌了神,手在一排按钮上移动着,可却无从下手。带她的赵师傅见此状况告诫她不要慌,随后检查了仪器,告诉罗静这是因油路堵塞所致,接着切换到手动控制,走下机房手摇杠杆,最后终于将闸门严密闭合。这一次的“意外”让罗静意识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调度员还存在一定差距,除了技术过硬,心理素质也是必备的基本能力。
2002年,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修建完成,需要从三峡局全局挑选员工,择优培训上岗。作为“老船闸人”的女儿,当年工作在临时船闸的罗静心中明白,三峡大坝对她有着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罗静拖着一张床,带着资料就搬进了单位新分的毛坯房里,将女儿留在家中交由丈夫照顾。一个多星期里,除睡觉时间,罗静其余的生活就是背书、复习,饿了就吃些盒饭充饥。近200页的复习资料被她翻卷了角,其中的题目也记得滚瓜烂熟。功夫不负有心人,罗静终于考上了三峡船闸。
2007年,罗静被调入三峡通航管理局指挥中心工作,负责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梯级枢纽联合调度,而此时,恰逢全新的调度系统上线试运行,由雷达、电子江图、GPS等高科技手段构建的通航调度指挥、安全监视等系统需要罗静熟练掌握。而此时的她年近40,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欠佳,这些“突如其来”的新挑战让罗静有些“两眼一抹黑”。“我那时候常常梦见闸室里还没有水,船却进来了,吓得立刻就惊醒过来。”压力之下,罗静从点滴学起,稳扎稳打记下每个细节,争取每一个环节都弄懂、吃透,很快,她便适应了新的岗位。有时女儿会调侃她有点儿“强迫症”,而这正展现了罗静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尽职尽责,同时更是她身上那熠熠生辉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我舍不得耽搁他们一分一秒”
三峡通航指挥中心承担着大量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可以说是安检部门、运行单位、船舶联系三方的“纽带”。罗静心中明白,她个人的服务态度关系着整个三峡局的形象。为了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船方顺利地沟通交流,她向女儿学习了普通话,对镜练习、请字当头、语调亲切、细致耐心。
2014年9月的一天上午,罗静连续三次接到梯调中心调整出库流量的电话通知。安全起见,不同流量级别对应着不同的适航船舶,很多小功率船舶因此受到影响,过闸计划必须立即做出相应调整。罗静抓紧一切时间向船方播发流量变化信息,并对调出计划的过闸船舶做好解释工作。遇此情况,船方的情绪产生较大变化在所难免,罗静在这种时候抓起电话一联系就停不下来,即使电话的另一端情绪激动,反应过度,她仍会保持耐心解释,热情服务。一艘结束,另一艘很快开始,而此时的罗静,声音早已嘶哑却依旧在咬牙坚持。最终换来的支持与理解是给予罗静最大的“回报”。
“罗静上岗,一人顶俩”。罗静当班的日子,同样的8小时,她总能比其他人多过一到两闸次。她担心船方联系不上自己,几乎时时刻刻都守在工作岗位上,甚至去楼下食堂吃饭的时间都舍不得,于是她便选择从家中带饭,简单加热后就在岗位旁边吃饭边工作。
“哪怕三四分钟也不敢离开,就连上厕所都是跑着去的。”罗静说。
有人曾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每时每刻像打仗?”罗静却回答,“来往船舶中,经商的争分夺秒,返乡的归心似箭,我怎么舍得耽搁他们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