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胖”刘国梁:想在高尔夫球场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
刘国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四十多岁人生刚进入下半场,回归家庭收获颇多,希望未来在高尔夫球场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事业方面,他认为世乒赛期间直播解说只是一次尝试,未来还有很多想法需要落地,期待自己努力学习、完成转型,围绕乒乓球做出更大事业。
-
郎平的执教秘籍
时隔1年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又坐在了主教练的位置。对此,郎平不失幽默地说:“真没什么想法,那地方我挺熟悉的,再说他们也没给我留别的地方坐啊。”
【中国梦·实践者】
“海底大动脉‘智’造者”张文森:孤岛驻守2500多个日夜,用汗水铸就世纪工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爱国诗人文天祥曾路过碧波万顷的伶仃洋水域,写下名垂后世的不朽诗篇。而如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孤岛驻守2500多个日夜,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构筑起“世纪梦工厂”,在伶仃洋海底43米水深以下的地方建造起连接“港珠澳”三地的海底隧道。自此,伶仃洋不再“零丁”。
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第Ⅲ工区二分区项目总工兼副经理张文森就是这群年轻的“筑梦者”之一。从56万平方米的世界级厂房建设到5.6公里的海底隧道预制,张文森和同事们历经七年奋战,用一滴滴汗水浇筑贯通三地的跨海通道,用一个个精品展现中国“智”造的强劲实力。
张文森和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团队的同事们在一起。本人供图
孤岛拓荒者:14个月造就“世纪工程”的奇迹
2011年,作为最早的一批建设者,张文森和同事们来到位于伶仃洋南端的一座岛屿上。他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登上牛头岛时的场景,那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没有水电、没有通讯,甚至没有道路,与世隔绝的荒凉感是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
一开始到这样一个远离陆地的孤岛上,张文森的心里不是没有落差的。“但是在后来14个月的建设过程中,看到岛上一点点地变化,现代化的预制工厂雏形慢慢形成,内心还是挺自豪的”。
没有水电和通讯,沉管预制厂房的建设条件一开始就十分艰苦,但是这群年轻人却克服种种困难,栉风沐雨只为完成施工任务。背上工具袋,里面放着图纸和记录本,再加上一个军用水壶,他们在施工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因为要赶工期,许多人待到半夜才回去休息。
岛上日照充足、光线强烈,而且基本上没有遮阴的地方,身处施工现场的他们经常接受阳光曝晒的“洗礼”。“我们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脱下安全帽之后,帽带遮盖的位置特别白。”张文森说,“不是因为大家皮肤白,而是其它部分都晒得很黑,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文森(右一)在工作中。本人供图
艰辛的付出终得回报——把荒芜的孤岛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预制厂,张文森和他的同事们只用了14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张文森自豪地说道,“这就是中国制造的速度和力量,也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种速度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
大国重器“智”造者:为世纪工程构筑“海底大动脉”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跨海大桥,被称为“当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岛隧建设是其关键性工程,而沉管则是岛隧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保证深海沉管120年的使用寿命,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团队采用“工厂法”预制,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最终生产33节“零裂缝”的超级沉管。
这些预制管道每节长180米,重达80000吨,生产完成后还需要将它们从陆地转移到水下。“但是这些管道太重了,堪比‘辽宁号’航空母舰的重量。”张文森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起重设备能把这些管节吊起来。”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应用科学方法进行操作,先将管节临时封闭,再让沉管四周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封闭船坞,然后往坞里面灌水,最终使它能够像潜艇一样漂浮起来,再横移至深坞区寄存。
整个灌水过程需要70多个小时,员工们要时刻蹲守现场,检查管节是否存在渗漏,观察和监测船坞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坞门止水结构上,如果出现哪怕一点点破坏,就会发生类似于水坝坍塌的现象,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张文森说,因为处于水下,管节中十分闷热,空气也不流通。但是为了保证管节施工的安全质量,他们每次都要携带强光手电筒进入管节中排查。
刘国梁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四十多岁人生刚进入下半场,回归家庭收获颇多,希望未来在高尔夫球场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事业方面,他认为世乒赛期间直播解说只是一次尝试,未来还有很多想法需要落地,期待自己努力学习、完成转型,围绕乒乓球做出更大事业。
时隔1年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又坐在了主教练的位置。对此,郎平不失幽默地说:“真没什么想法,那地方我挺熟悉的,再说他们也没给我留别的地方坐啊。”
今天的联想怎样了?中关村这片土壤上,究竟孕育了一种怎样的精神?中关村的未来会怎样?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走进位于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的融科资讯中心,和74岁的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面对面。
1990年就外出务工的刘贵锋终于感到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他与妻子在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上经营起了一家10平方米左右,名叫“鞋博士”的修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