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中国梦·实践者

中国梦·实践者

追记贵阳市公安局贵筑派出所民警马金涛:忠诚践誓言 热血护平安

2019-01-15 16:28:01

  2018年底的贵阳,有着与往年不同的寒冷。

  2018年12月24日,贵阳市景云山殡仪馆,没人躲避寒冷,大家手举黑白横幅、胸前戴着白花,头顶着天空飘下的雪花,心情无比沉痛地送别英雄——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贵筑派出所民警、二级警司马金涛最后一程。

  2018年12月20日18时许,马金涛在参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涉黄赌毒线索排查整治行动中,与犯罪嫌疑人搏斗时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忠诚使命

  1988年10月15日,马金涛出生在河南漯河市临颍县,2009年考入贵州省凯里学院体育专业。

  进入大学第一年,马金涛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小耳濡目染长辈们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与拥护,使我很早就树立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理想,随着对党理想信念的加深,热情更是有增无减。”马金涛这样理解入党初衷:“入党,并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向先进靠近,做先进模范。”2011年5月份,马金涛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4年里,马金涛担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组织和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如义务家电维修、植树、支教、支农、看望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被评为贵州省高校“优秀学生干部”“凯里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并获国家奖学金,是凯里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2013年马金涛大学毕业,为实现儿时的警察梦,他放弃了以第一名成绩考取的凯里某学校教师岗位,怀揣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报考人民警察。

  2013年9月份,马金涛如愿考入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成为一名派出所民警。

  敬业奉献

  参加工作后,马金涛一直努力做好一名专业警察。但是,作为跨专业入警的新兵,马金涛一开始就面临不懂业务的困境。

  马金涛入警时的师傅,花溪分局民警朱俊对马金涛非常熟悉,他清晰地记得马金涛刚入警时一副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形象。

  朱俊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为一名非警察院校毕业的大学生,马金涛刚入警时专业知识欠缺,笔录不会记、法律从头学、业务不熟悉,也不会调解矛盾纠纷”。

  为了迅速攻克难关,早日独立开展工作,马金涛开启了疯狂学习模式,买来一堆法律业务书籍随身携带学习,遇到不懂的业务问题就向同事请教。

  朱俊每次做笔录,都让马金涛在旁边学习,准备让他熟悉个把月后再动笔记录。但马金涛学了一周后,主动提出做笔录,让师傅在一旁指导纠正。很快马金涛就能独立地做笔录了。

  2018年,花溪分局侦办的一起赌博案件,涉案人数较多,贵筑派出所负责对其中50名涉赌人员做笔录材料。刚值完一天班的马金涛考虑到所里一部分民警外出学习培训,人手有限,他放弃休息,一个人出色地完成了近一半笔录。

  参加工作后,马金涛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不会说贵阳话,这让他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时遇到很大麻烦,村民一开始不愿与他交流。有一次,马金涛在抓捕毒贩时,因为不小心说了句普通话,差点让嫌疑人逃脱。

  马金涛下定决心攻克语言关,主动要求同事们跟他说贵阳话,一字一句地模仿学习,最终学会了一口“河南贵阳话”,赢得了大家认可,社区警务工作也越干越顺利。

  凭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和勤学苦练,马金涛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职业警察的转变。

1 2 共2页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英杰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九·一代代职工用《三...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李谷一:一路芬芳满山崖

    从艺57年,演唱歌曲近800首,她用歌声见证改革开放的豪迈壮举;她演唱的《乡恋》被誉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第一首流行歌曲”,《难忘今宵》成为观众熟知的“春晚符号”;她结合西洋发声,融合中国戏曲、民歌、流行唱法,开创了一代中国歌曲歌唱新风……她就是我国艺坛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作为音乐界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两人之一,她一直活跃在歌唱一线,一路芬芳。

  • 丁俊晖轻取利索斯基闯入大师赛八强

    中国选手丁俊晖14日在这里举行的斯诺克大师赛首轮比赛中以6:1轻取首次参赛的英国选手利索斯基,8年来第二次晋级大师赛第二轮。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凭勤奋创业 借“东风”发展

    今年58岁的赵连彬原是哈尔滨市阿城纺织服装厂机修工,企业破产后也曾失落和迷惘,但看到国家出台的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赵连彬付诸了行动——2004年创办了哈尔滨滨圣养殖基地。十多年来,经过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以及自身不断努力打拼,企业从最初的6头猪发展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年提供种猪5000头,出栏商品猪7000头,年产值3000万元。“我的成功与党的富民政策的‘东风’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

  • 朱庆峰:把家乡土货卖往全国

    从退役军人成功转型“创业明星”,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黄铺镇云峰村的朱庆峰无愧为农村创业者的典范。朱庆峰说,正是部队的培养与历练才成就了他的今天。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