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青杠村从金沙江边到半山腰都种满了脐橙。 本报记者 钟华林摄
开栏的话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同时,各地各部门加大了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使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本期开始,脱贫攻坚版推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专栏,对各地聚力脱贫攻坚的实践成果和经验予以报道
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典型的“直过民族”地区。作为国家“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州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及凉山州全力打好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2014年以来,凉山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5.1万人,退出贫困村954个,贫困发生率从19.8%下降到11%。
“借猪还猪”,激发内生动力
虽是盛夏,但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凉风习习,清爽宜人。穿村而过的小溪两边绿树成荫,颇具彝家风格的一栋栋小楼掩映其中。
村民俄的曲西大娘正忙着用自酿的米酒在新居里接待客人。谷莫村党支部书记木坡曲尔告诉记者,再过些日子,等村里配套设施完工之后,谷莫村将变成一个农旅结合的彝家新寨。
“彝族人淳朴好客,但‘一步跨千年’的经历,加上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当地大多数人严重缺乏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特布洛乡副乡长马茂林说,过去这里农民养鸡、养猪都是自己吃,很少出售;这里的花椒、核桃等土特产品质也非常好,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植,远不能成为商品。
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力度加大,外界对凉山地区捐助力度逐年加大。这些捐助对帮助当地脱贫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同时也让少数贫困户养成了“等靠要”思想。
为了让“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凉山州在帮扶措施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借羊还羊、借猪还猪”等模式应运而生。
在美姑县洛俄依甘乡瓦吉吉村,的日木良大娘告诉记者,当地干部借给她家的母猪已经下了10多只小猪,不到一年时间里,她家卖小猪已挣到4000多元。
乡干部克其瓦格告诉记者,“‘借猪还猪’有3条好处:一是饲养母猪的贫困户要负责任,因为两年以后是要还的;二是贫困户有收入,每头母猪每年可下3窝小猪,两年可下五六十头小猪,农户卖小猪可得约2万元;三是母猪作为一种扶贫资源,两年后收回再借给其他农户,可以让政府减轻压力,让更多人受益”。
不仅对猪牛羊实行出借的办法,土豆种植也实行了“借薯还薯”。
雷波县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他们把相关帮扶资金投入到养猪场,贫困户在养猪场占有相应股份,但养猪场并不直接分现金给贫困户,而是把红利补贴到猪饲料的种植与收购上,让贫困户间接得到帮扶。
雷波县箐口乡芭蕉芋养猪场推行的就是这样的扶持模式。县农牧局畜牧站负责人巫林说,猪场以当地盛产的芭蕉芋作为猪饲料,贫困户把种植的芭蕉芋交给养猪场,养猪场以保底价收购,农户交的越多,得到的帮扶就越多。“有几个好处,一是真正实行了‘多劳多得’,避免滋生‘坐等收钱’的依赖思想;二是养猪也有一定风险,可以让扶持资金发挥更大效益;三是养猪是一件‘捆人’的事,得天天有人喂,而芭蕉芋的管护很简单,农户可以抽身外出打工,另挣一份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