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人的“四世同堂”
“我83岁了,还想再努力努力,拍两部人物片,巴金、夏衍。黑泽明85岁还拍呢。”中国影协顾问丁荫楠说。
-
杨立新:演好胡同戏功夫在“诗”外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孙景南在车间工作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摄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一家百年老厂,是集高铁动车、城市地铁车辆、铁路客车、城市有轨电车生产为一体的百亿级企业。孙景南是这家万人企业里一位普普通通的女焊工,但她却拥有一个头衔:东方女焊神。
孙景南自1990年进厂,从事焊接工作30年。在她工作的30年中,经历公司的产品由传统客车转向了地铁、高铁、标准动车组,不仅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方式也向智能化发展。从前厂内自动化设备极少,绿皮火车生产基本全靠人力进行焊接。随着轨道交通车辆生产的的标准化、谱系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于一些规则的长直焊缝,都是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焊接设备。
但是手工不能完全被替代,复杂产品的焊接依然需要依靠具备高技能的工人来完成。孙景南表示,有人说智能制造是对一些工种的终结,但她认为这也标志着新工种的诞生,本身也是一次新的学习成长过程。
对于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为什么还需要工匠精神,孙景南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工匠精神”是在本专业领域中对自己的“斤斤计较”,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不放过。
“我83岁了,还想再努力努力,拍两部人物片,巴金、夏衍。黑泽明85岁还拍呢。”中国影协顾问丁荫楠说。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