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劳动保护基层基础建设
思想观念决定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方法决定工作效果,工作作风决定工作成败。近年来,省总工会积极创新,不断夯实劳动保护基层基础建设。
在“安康杯”竞赛上转变观念,把“安康杯”竞赛纳入到省、市、县区、乡(镇)政府四级考核体系,并向非公中小企业、乡镇街、社区和农民工聚集场所延伸,同时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冶金等高危行业和非公企业两个领域以及独立赛区试点和典型激励。营口市总工会开发农民工远程安全教育网站,农民工可以和市总劳动保护部实现在线互动,增强了农民工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阜新市总工会在煤矿行业开展班组安全建设“结对子”活动,形成了“大矿小矿手拉手,安全建设齐步走”良好局面。
从今年开始,省总工会将辽宁“五一”奖章、辽宁“五一”奖状、辽宁工人先锋号评选纳入到“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极大地调动了参赛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今年,参赛单位达到了1.35万个,职工510万人,比上年分别提升12.5%和10.6%,实现了全省企业从自愿参赛到自觉参赛的局面。
面对新形势下职工职业安全防护工作,省总工会转变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为推广应用国际劳工组织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工具包”的首批试点省份,省总党组高度重视,先后三次召开主席办公会讨论研究,拨付专项经费,制定了全省推广应用三年总体规划。在全省国有、民营、合资、独资企业中选择了30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涉及机械、电力、化工、冶金、服装、建材等多个行业12个主要工种。涵盖班组946个,职工13557人。30家试点单位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对465个检查要点进行认真整改,取得了改善作业环境和提高工作效率双丰收。
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改变以往劳动保护工作靠发文件和召开会议推进工作的传统方式,重点抓好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和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劳动保护工作由“救火型”转变为“预防型”。
辽宁省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实施的“一二三”战略,不仅夯实了劳动保护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维护了职工职业安全健康合法权益,还切实承担起了工会在安全生产格局中“群众监督参与”的不可替代作用,为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做出了应有贡献。(本报记者 金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