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全国劳动模范刘新安:走在时间前面的技师(图)
//www.workercn.cn2015-11-20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走在时间前面的技师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装备厂数控一车间班长刘新安

  正在测量加工工件的刘新安。(摄影/黄正伟)

  他是一名普通技师,却在企业拥有多个“第一”:他带领的机组创造出年均完成工时2万余小时的记录,成为工时、产量“双料”第一;企业第一次编写以职工命名的《工作法》,他又是第一个,而且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企业第一次以劳模命名“工作室”,他还是第一人……

  这个创造多项“第一”的人叫刘新安,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型装备厂数控一车间班长、技师,今年又捧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桂冠。根据他的工作经验编写的《刘新安工作法》,在中信重工全体职工中人手一本,至今仍被大家学习。

  刘新安从操作普通机床开始,到操作数显机床,再到操作世界顶级大型数控机床,在近30年的刻苦学习和不断摸索中玩转了所有机床设备,成为全国重机行业高技能优秀工人。他操作世界最先进、加工范围最大、精度最高的数控镗铣床,完成了很多重点产品的加工,世界最大的磨机、齿圈,以及三峡启闭机、1.85万吨油压机等重大设备上,都曾留下他的绝活和汗水。

  今年10月,他作为中信集团的劳模代表,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距离观看卫星发射,进一步体会到了技术工人在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中的作用。他表示要以劳模工作室为新的平台,做好各种课题攻关,传授好操作法,影响和带动更多的技术工人成为高技能人才。

  精打细算“抠”时间,当好时间的“策划师”

  在中信重工近万名职工当中,刘新安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抠”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不管加工什么样的产品,他都会事先精打细算‘抠’时间,做到分秒必争。对限定的时间缩短、缩短再缩短,对有限的时间利用、利用再利用。”中信重工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赵子厚告诉记者,如果限定的时间是8小时,刘新安就常常千方百计缩短到6小时、4小时,甚至更短。

  “惜时如金”,是刘新安从当学徒开始就养成的习惯。

  1986年,16岁的刘新安进厂当了一名学徒工。当时的洛阳矿山机器厂用的是普通机床,要想加工出技术指标要求非常严格的精密设备,对他这个高中没毕业的学徒来说,决非易事。

  刘新安跟着师傅初学技术,从观察师傅准备工具开始,在打下手的同时记住师傅每一道工序所需的工具,以及操作要领。“熟悉了这些,才能知道师傅下一步需要啥,并且想在师傅前面,把工具准备好,递过去。”刘新安说,他本来是想讨好师傅多学本领,却无意中帮师傅提高了工作效率,师傅也乐意把自己的拿手技术传授给他。

  深得师傅喜欢的刘新安进步很快。10年后,26岁的他不但精于操作普通机床,也熟练掌握了当时先进的斯柯达数显机床的操作,并且第一次当上了公司技术标兵。对时间的有效利用,他也颇有心得。

  “时间是恒定的、有限的,如果在时间上精打细算策划好,对限定的时间再缩短,对有限的时间利用好,就能在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刘新安用10年时间对时间的利用进行了摸索和总结,并提出了“时间法则”这一概念。

  在机械加工行业,通常用“准结工时”和“机加工时”来考核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量。刘新安对这两种工时的解释,听起来有些“绕”,想一想却富有哲理:虽然限定了时间,却也是创造时间的时间。“就拿准结工时来说,如果在加工一件活时,把准备和结束所需的时间前移,则会争取更多的时间为下一件活做策划,比如吃透图纸、了解工艺、准备工装卡具等。”刘新安说,把准结工时的大部分时间前移至上一件活的时间内完成,就为下一件活的加工提前节省上了时间。

  用策划的思维对时间高效利用,刘新安把时间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也带出一个和他一样高效利用时间的班组。有一次,刘新安的班组接到为某单位加工轴承座的任务。轴承座是个重约3吨的不规则体,要在孔里加工一道深40毫米的凹槽,而且直径误差不能超过0.04毫米,宽度误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内,加工精度要求高,难度非常大。轴承座还在进行粗加工时,刘新安已经拿到图纸开始策划时间。班组成员分工协作,准备工装、磨好刀具,粗加工一完成,刘新安紧接着便开始了最关键的精加工。结果,客户要求20天交付的产品,刘新安带领班组不到10天就完成了,而且各种数据参数完全符合图纸要求。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