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人物故事:9位劳模的人生片段
//www.workercn.cn2016-02-02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80后”用科技革新改进生产力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劳动创造价值永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地劳动,才能不断地创造价值,推动历史的车轮往前走。”“80后”产业工人秦世俊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

  秦世俊参加工作14年,累计完成25年的工作量,实施技术创新、小改小革660多项,提高生产效率1至8倍。“我庆幸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踏实的起点。”在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秦家“两代劳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秦世俊的父亲曾被评为公司十大劳模之一。如今,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一身臭汗、满襟油泥,是父辈们的车工形象。“与父亲不同的是,现在产品加工靠软件控制、智能化操作,不仅劳动环境、强度大大改善,而且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也成倍提升。”秦世俊说。

  尝到了超越父辈的甜头,秦世俊在追求数控加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研究出“逆向思维、反向采点”的加工腹板新方法,将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100%。在加工新机型尾减安装平台时,他创新的方法让零件加工周期一次性大幅缩短,加工成本降低了75%。

  “工作条件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这样的变化说明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作13年就当上高级技师的秦世俊说,但不论怎样,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基础不能丢。“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之间,年轻工人一代才能走好现代工业之路。

  从农民工到多项专利拥有者

  “我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作为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靠劳动一步步走到今天。”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工艺员刘军在参加完劳模表彰大会后说。

  十几年时间,从农民工到多项国家专利拥有者,刘军用劳动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河北张家口小伙子刘军从小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从餐厅服务员做起。2004年,刘军来到北京基业达电气有限公司,从车间职工开始,通过自学慢慢上手做结构设计。

  钻研设计的日子,几乎很少12点以前睡觉。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刘军个人申请了好几项国家专利,团队更是有几十项专利。他说,这些成果的背后有太多“屡败屡战”的经历。

  刘军等研发的三相铜母排配电箱技术,前后历时两年,实验40多次。“那个时候真的是很煎熬,我和我的几个搭档有时连续好几晚不睡觉。”刘军说,但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过灰心,没有想到过放弃。

  劳动创造幸福、创造美。刘军认为,就是一句话,要不停地学习、提高自己,并且踏踏实实地工作,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