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人的“四世同堂”
“我83岁了,还想再努力努力,拍两部人物片,巴金、夏衍。黑泽明85岁还拍呢。”中国影协顾问丁荫楠说。
-
杨立新:演好胡同戏功夫在“诗”外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宽畅的道路、明亮的路灯、美丽的绿化……在崇明的百来个村子中,仙桥村似乎并没什么特别。但这几年中,生态养殖农业、创意农家乐悄然在村子里兴起,让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民持续增收,前来享受民宿和农家乐的游客和外宾,也越来越多。
说起仙桥村这些年的变化,村民的口中都不断提起管书记。
身先士卒的“管书记”
仙桥村11个村民小组、745户农户。大到哪户家中经济困难,哪家劳力在哪里务工,小到哪户人家有几亩地,这些在“管书记”的心中都有一本明账。
满脸的淳朴、不讲究的衣着、夹杂着崇明本地方言的普通话,这就是仙桥村村民嘴中的“管书记”——管仕忠。1979年任仙桥村团支部书记,1986年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1990年任村支书。刚任仙桥村团支部书记时的样子还在眼前,一转眼这已经是他任村干部的第41个年头了。他常说:“我是喝着仙桥的水,吃着仙桥的粮长大的。”唯有“刻骨铭心”才能体现他对仙桥这片土地的眷恋。
还记得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就在大家都在集体观望的时候,管仕忠站了出来,成为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提升人居环境,“改厕”是一件重要的任务。管仕忠没有退缩,他一家家地跑,一家家地开导,一遍又一遍地磨嘴皮,想尽办法扭转大家根深蒂固的思想。他的妻子说,那段时间家里的饭桌上只有一包榨菜、一瓶腐乳,“老管总是扒拉两口饭,就又出门了。”
在他的努力下,一座平凡寂静的小村改建成“最美乡村”:种满各色蔬果的田野,铺满砖红塑胶的跑道,而农田也成了水产养殖塘、蔬菜瓜果园…虽然村子在变,但唯一没变的,就是身先士卒、办事公道、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的“管书记”。
“打游击”式拆除违建
2010年,仙桥村拆“两违”,管仕忠带头“拆”。“我家原本有间放农具和粮食的小屋,并不算是违章建筑。但他告诉我,我们家要带头拆掉。”起初,他妻子不太情愿,但仔细想想,自己不能拖后腿,虽然心疼,还是同意拆除了家中这间小屋。这在村民中引起不小反响,大家议论纷纷:管书记家那间不算违章的小屋都拆了,更何况村里那些违章建筑?
就这样,在管仕忠的带头下,村子里的违章建筑整治已然获得成效。但这依然不够。在今年深入推进“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中,他又带领着乡村干部们推进农户宅前屋后环境整治,规范家禽养殖;对于有权证暂时无法拆除的残垣断壁,因地制宜改造成村民休憩场所。如此一来,以最高标准建设农村环境,积极探索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户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着力打造美丽宜居仙桥。
跟随潮流发展民宿产业
不仅有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管仕忠还跟随年轻的潮流,开起了农村民宿。2010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在这里开展一项“桃花村试验”,他第一个想起了村里的困难户们:“他们的子女都去市区工作了,顺道把老的也接过去。现在房子空出来,正好方便那些大学生搞民宿,开创新项目。”如今,困难户把房子拿出来开民宿,每月都能拿到一笔额外收入,日子过得很踏实。
2014年,时值仙桥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繁重的工作让他心脏病复发。为了推进工作,他一直忍着疼痛,直到家人数次劝说,这才去医院检查,“怎么这么晚才来!有条血管80%堵住,晚来一点命都保不住!”可就在他心脏搭桥手术完成后的第二天,他又回到村里,忙起了工作……
一晃眼,管仕忠在仙桥发展道路上坚守了41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乡村干部的“使命”与“初心”,他用坚守、发展与自治,带领村民实现了“良田美池”的桃园梦,也让昔日落后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在中国乡村振兴的洪流中竖起了标杆典型,成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完成98%的土地流转
在管仕忠看来,美丽乡村就是要让村民居住的环境变好,让村民的收入增加。拆违再建工程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但是如何增加收入,成了摆在管仕忠面前的难题。“我们村子里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去市区工作,年轻劳力都不在村里。但是50、60岁的村民虽然不能出去工作,他们倒成了村子里的农活劳动力。”
过去土地分散经营,“三麦油菜老来青”,效益差,收成少。如何改变经营模式,他想到了土地流转、引进优秀企业、办合作社搞规模经营。当时,“土地流转”在崇明还是个新鲜玩意,村民担心,一旦把土地交了出去,自己又找不到工作,靠为数不多的土地租金难以为继。对此,管仕忠一边挨家挨户去动员,“你们既是‘包租公’,又是打工者,还能领分红,多好啊!”一边他又磨破嘴皮与入驻合作社谈条件,“我们村里有很大一批55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些农活他们还是可以做的。所以,我要求他们一定要优先雇用本村的村民。”
这几年,村民愈发感受到保护生态带来的“红利”:土路铺上了沥青,村民用上了风能、太阳能……“现在,村里所有的土地都已经流转,达到了98%的流转率。我们吸引专业合作社、高校科研团队,由他们负责经营,涵盖粮食种植、水产养殖、果蔬采摘、农家餐饮等6大板块,发展水稻、水产复合型农业。”(劳动报记者 黄嘉慧)
“我83岁了,还想再努力努力,拍两部人物片,巴金、夏衍。黑泽明85岁还拍呢。”中国影协顾问丁荫楠说。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